1、母牛摆尾——赢(蝇)很多
2、黄牛肩脚——不负责任;
3、老母牛上场——屎尿多
4、牛羊上山——圈里空空
5、孙膑的牛瞪眼——没有本事了
6、老牛筋——难啃
7、皮店老板——吹牛大王
8、硬壳虫赶牛——自不量力
9、马笼头给牛戴——生搬硬套
10、牛子拉车——乱套啦
11、马戴笼头——受牵制
12、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13、第二,喻事类。如:
14、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15、小学生经典歇后语分类大全:
16、第三,喻物类。如:
17、牵牛进庙——死怕
18、风马牛——互不相干;各不相干
19、黄牛咬黄连——吃苦耐劳
20、对牛吟诗——不入耳;难入耳
21、第一,谐音类。如:
22、老鼠上街——人人喊打
23、相关歇后语还有
24、墙上的春牛——耕不得田
25、牵牛花讨好——顺杆爬
26、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27、这类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28、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主要矛盾
29、骑牛扛布袋——都在牛身上
30、死牛一边劲——不会转弯
31、把牛角安在驴头上——四不像
32、牛尾巴煮汤——油水不多
33、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34、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35、黄牛扒掉着角——假马
36、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37、歇后语:马散笼头——自由自在
38、小狗吠牛蹄——无能为力;愚笨
39、老母牛进麻袋——牛逼在里头
40、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41、第四,故事类。如:
42、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43、大象逮老鼠——有劲使不上;有力无处使大象逮跳蚤——有劲使不上
44、蜗牛吃蜈蚣——活该
45、老牛撵兔子——有劲使不上水牛抓跳蚤——有劲使不上老虎逮耗子——有劲使不上;耍的什么威风开着拖拉机撵兔子——有劲使不上(比喻有本事、才能,但因条件所限施展不开。)
46、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47、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48、多种类型相结合的,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49、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50、小母牛坐蒸笼——真牛屄;蒸牛屄
51、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52、综览上述分类,设比恰当是歇后语的共同特点。然而,“比喻总是跋足的”。歇后语的前半段比喻部分,有时不免有不恰当或不可取之处,有的还会涉及一些生理缺陷、迷信说法和旧风俗等,这都是为了取其某种性质或特点,以引出所比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