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比竹片木片轻便用关联词造句
1、其二,简牍上的字大多是简写和草写。不是标准的“正书”。就像我们今天日常写字一样。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再刮去青皮,便于书写,避免虫蛀,故称汗青,也叫杀青。缺点就是沉重,不易存储等,优点可能就是有历史感吧。
2、把字句,是汉语中的一种主动式动词谓语句。这种句式又称为“处置式”,因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宾语作出了“处置”,例如使其位置或状态改变。
3、木片光滑,竹片坚硬。
4、回答问题:把普通句子改为“把”字句,就是在原句中加入“把”字,可以改变语序,适当增减词语。例如可以这样改——人们把竹片和木片上写文字。
5、帛:其本意是顶级丝制布条、白色丝织布条,它的出现与其他织物的用处不同,最早是作为贵族书写和绘画使用的,而今出现的比较多的是帛书和帛画,也有说法说它的材质、颜色、形制、功能和藏族的“哈达”应该是完全一样的。
6、人们写信的时候,往往用一尺长的简,我们祖先在简上写了字,就用绳字、丝线或皮带,把一根根简编在一起。形成了最原始的书。”册”是一个象形字,就象一根一根简用绳子串起来的样子。
7、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
8、古人把竹片削成一条条狭长而又平整的小片片,在上面就写字,竹片叫竹简。简的长度不一,长的有三尺,短的只有五寸。
9、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
10、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11、木片,平直,光滑,不易变形。
12、竹简多用竹片制成,每片写字一行,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称为“简牍”。
13、帛,质地软,便于裁剪和运输。
14、这句话可以这样改写,比如:
15、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
16、优点,字迹清晰,缺点就是不易保存
17、竹片,坚韧,耐用,易加工,他作为古代的书写载体,更是承载了中国文化的古文明。
18、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再刮去青皮,便于书写,避免虫蛀,故称汗青,也叫杀青。甲骨文是在龟壳、兽骨契刻的文字.龟壳、兽骨材料坚硬,来源较窄,必须用刀刻,所以甲骨文也称契文,书写相当不便.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长时间保存。
19、“刀笔吏”的“刀”充当“橡皮”,写错了削去即可。
20、但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纸造价低廉,携带方便。
21、竹片或木片材料来源丰富,制作较易.书写可用笔墨.秦朝一度大行其道,官方文件均用竹简.
22、答改为把字句为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原句为一般陈述句,改为把字句主语不变,用把和宾语文字组成把字短语作状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