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命是任命,人名是人名,任命人名不能错,错了人名错任命。
2、山下三小子,又找山上三老子,借三斗三升酸枣子。
3、山上住着三老子,山下住着三小子,山腰住着三哥三嫂子。
4、还了山当腰三哥三嫂子,两个三斗三升酸枣子。
5、扁担急了,扁担抄起扁担打了板凳一扁担;板凳急了,板凳抄起板凳打了扁担一板凳,到底是扁担宽板凳长还是扁担长板凳宽?
6、板凳(bǎndèng)没有(méiyǒu)扁担[biǎndàn]长(cháng)。
7、山当腰三哥三嫂子,借给山下三小子三斗三升酸枣子。
8、随着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我们的祖先越来越注意汉字字音前后各部分的异同现象,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双声叠韵词。这些双声叠韵的关系,处理不好,很容易缠绕混淆;处理好了,又可以产生不同凡响的音韵美。这使得一些人想到寻找规律,练习发音,训练口头表达。于是,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把一些声韵相同的字组合在一起,故意兜圈子,绕弯子,连续成句子,教儿童念、诵。其中一些音韵响亮而又拗口、诙谐风趣的句子,不仅儿童喜欢,不少青年人也很喜欢。这样,一个人唱出或几个人唱和,就在人民群众中耳口相传,流传开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又不断修改、加工、充实、完善,使它更近似于一首首幽默诙谐的歌谣,更加妙趣横生。至于谁是绕口令的具体作者和修改者,人们根本没有留意。因此,也就无所谓哪首绕口令是哪个人的作品了。
9、经典绕口令:《扁担》
10、这是一句绕口令里的句子,板凳比扁担宽,扁担比板凳长
11、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扁担要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12、给山下三小子借了三斗三升酸枣子。过年山下三小子打下酸枣子,
13、“扁担长,板凳宽”是一句常见的绕口令,其出处难以确定。绕口令是一种语言游戏,通常以快速、准确地说出一系列相似或相近的词语为目标,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口齿清晰度。
14、扁担[biǎndàn]长(cháng),
15、绕口令又称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等。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语言游戏,由于它是将若干双声、叠韵词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有意集中在一起,组成简单、有趣的语韵,要求快速念出,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
16、妈妈种麻,我去放马,马吃了麻,妈妈骂马。
17、老唐端蛋汤,踏凳登宝塔,只因凳太滑,汤洒汤烫塔。
18、老相声演员的作品!!!
19、大花碗里扣个大花活蛤蟆。
20、这个是个饶口令,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绕口令,也是相声演员锻炼嘴皮子经常练的,这个饶口令有难度,板凳宽,扁担长,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板凳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我练了好几遍了,还是说不好。
21、妹照镜子头梳手,门外口袋把驴驮。
22、扁担长,板凳宽,扁担想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非要扁担绑在板凳上,你说到底是扁担长还是板凳宽。
23、扁担[biǎndàn]绑(bǎng)在(zài)板凳(bǎndèng)上(shàng),
24、扁担偏要扁担绑在板凳上!
25、山下三小子,找山当腰三哥三嫂子,借三斗三升酸枣子。
26、“扁担长,板凳宽”这句绕口令的内容简单明了,通过扁担和板凳这两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练习发音和语速。这句绕口令在中国流传广泛,被广泛用于儿童语言教育和口语练习。
27、板凳宽,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28、河里有只船,船上挂白帆,风吹帆张船向前,无风帆落停下船。
29、扁担[biǎndàn]没有(méiyǒu)板凳(bǎndèng)宽(kuān),
30、拓展资料:
31、绕口令是中国民间语言游戏,将声母、韵母或声调极易混同的字,组成反复、重叠、绕口、拗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
32、板凳(bǎndèng)宽(kuān),
33、板凳(bǎndèng)不(bù)让(ràng)扁担[biǎndàn]绑(bǎng)在(zài)板(bǎn)凳(dèng)上(shàng)。
34、板凳宽,扁担长,板凳比扁担宽,扁担比板凳长,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板凳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35、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