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2、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你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你自己也要向着这个方向去前进,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和孩子共同成长,既是育人也是育己,目光要放长远,还有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3、知识与素质: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知识和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能力。
4、健康与幸福: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幸福,注重孩子的体育锻炼和营养饮食,给予孩子充足的关爱和支持,让孩子快乐成长。
5、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观念: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教会孩子如何与他人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和关心他人。
6、我是学生家长,我总结一下五点!
7、家庭教育理念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家庭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父母教育经验等,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会导致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效果。
8、总之,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家庭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才能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9、/5在批评孩子的错误之前,首先要表扬他好的一面,维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即使孩子做错了,也要表扬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行为,然后再解释为什么错了,这样才有助于孩子自尊心的维护和自信心的培养!
10、正确的家庭观念:家长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同时也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个性特点,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创新能力和自我意识。
11、家长平时的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言行,习惯!除了刻意培养孩子的习惯,兴趣,美好品质外!家长更要注重不经意的,语言,行为方式!
12、三、培养较好的意志品质。
13、家庭教育理念是指父母对于子女教育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和教育思想。
14、自信与勇气: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自信、勇敢,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和挫折。
15、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
16、/5孩子的生日、儿童节、新学期开始是很好的契机,可以借此鼓励孩子闯过难关,培养孩子超越自我,自我发展的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谁也不能靠着一点知识和本事到处通吃,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收获一生的幸福和成功。
17、一、树立正确的三观,先做好人。
18、关注孩子身心健康的观念: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注重孩子的营养和运动,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预防和解决孩子的问题和困扰。
19、多看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像傅雷家书
20、首先要让自己的孩子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其方法是家长处处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并且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起到榜样作用。
21、爱与尊重: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爱好,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关注。
22、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所持有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抚养和管教,是家长用以影响孩子思想发展和行为习惯的有力工具。
23、教育观念就是教育的目标与理解。需要树立:
24、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观念: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包括学习、阅读、运动、卫生等习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5、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言一行都在时刻影响着孩纸,不管是过去的还是现代的教育,都是教他们成人的,要让他们有一个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的梦想,他们一定是一个有作为的人,并为之努力学习!
26、所以现在农村家长普遍的教育观念都有很大的提高,也不排除有个别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十分重视的。
27、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是正确家长教育理念的核心
28、一、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其一,我们的父母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恋爱成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很少有人对我们说怎么做父母。即使有人说过,也只是长辈们。他们或许会说“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长”……这些在生活中流传的观念对吗?这需要我们去反思。 要做驾驶员需要到驾校学习3个月才能拿到执照,而要做父母3个月能学会吗?父母不同的语言、行为、教育会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不同的烙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父母们难免会出错。 其二,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父母与孩子间有天然的感情联系,特别是母子一体,自然产生期待,把自己没实现的,没做成的都转而寄期望于孩子来完成,难免不切实际。一本《哈佛女孩?q刘亦婷》卖了几百万册,正是父母们这种心理的反应。父母的过度关心,过度照顾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空间。《扬子晚报》的记者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从小到大不要考虑任何事情,怎么会有成长呢?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过多限制、过多干涉也会阻碍孩子潜能的释放。我们常常居高临下地待孩子,以“家长”自居:“你是我生的,我让你听,你不听,找揍!”如此家庭教育缺失了“人格平等”�D�D《联合国儿童宪章》规定的根本精神,怎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其三,很多父母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职责。由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虑也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俗话说:三岁看老。孩童时代所受的教育影响着人的一生,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父母们惯有的家长概念在英文中其实是个贬义词,含有“家长制”、非民主的意思。而要孩子完成一件事必须有真正的理解、接受,才能去做好。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易出错。 二、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 父母们把孩子送到小学、中学时,总喜欢说:“老师,这孩子全交给你啦,拜托啦!”其潜台词是“与我”无关啦。其实,绝对不是如此就行的。撬动地球的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好的家庭往往伴随着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坏的家庭往往给孩子负面影响。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印证。张家港×校一位初二的孩子星期日晚在家复习迎考,他父母邀了几个朋友来家搓,其响声搅扰了孩子,孩子无奈说:“11点多了,还打,我明天怎么考试?”麻友们正在兴头上,对孩子的话不予理睬。孩子生气了,就将电视打开,并把音量调大,弄得左邻右舍上门抗议,他父母觉得丢了面子,将他打了一顿。孩子连夜出走……朋友们常问我每周有多少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我说由于工作忙,我与孩子相互交流并不很多,但只要孩子看到,我一定是在看书,写作,不需要讲话。身教远大于言教吗。父母有多少工夫在家读书,家中有多少书,培养出的孩子境界是不一样的。2004年,中国出版社协会做了一项调查:我国有45%的家庭无一本藏书,无一个书柜;韩国有96.8%的家庭平均有500本以上的藏书。没有书香家庭,哪有书香校园,书看社会?父母不进步又怎指望孩子成龙、成凤。 学习型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是共同成长,甚至相互影响的。他们往往有一些成功的影响方式,如亲子共读,亲子通信,讲述成长故事等。父母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过程。父母的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其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 三、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 1、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作好孩子。事实上,影响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点点滴滴的影响,将会对人格的健全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我们注意到不少父母过多关心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什么承诺都兑现。品德低下却不被关注,有些孩子说谎,拿家里东西或别人东西,自我中心,不考虑别人感受。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 我的孩子小时候也拿过家中东西,但我们让他知道犯这种错误受到的处罚远远胜过考试学习知识的失败,让他知道了爸爸、妈妈不是很看重分数,而很重视品德,使他成为了一个谦和的人。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很重要的。我的孩子小时候整天丢三落四,今天买的尺子明天丢,到三年级骑车上学,钥匙也常丢,常要我们送。怎么行!后来我们决定:钥匙再丢得自己跑回来拿备用钥匙。四年级还这样,他自己把车扛回了家。那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呀!但换来的是钥匙再也不丢了。所以,父母们应充分重视品德习惯的养成教育。 2、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只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新教育实验有句口号:“状态大于方法,方法大于苦干。”现实情况恰好相反,是“苦干大于方法,方法大于状态”。实际上,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状态。有了状态就有了方法,有了状态就想做事,就有可能成功。 前不久,复旦大学一位研究生跳楼,他曾是某省的文科高考状元,应当说学习成绩是出类拔萃的,可又怎么样呢?父母白养了他,还不如考上大学留在身边的子女,对社会也没有贡献可言。一位学者说过,哲学家与普通工人的差距远小于野狗与家犬的差距。哲人与工人的差距是分工造成的。一个单位里同工种的人其差距是状态造成的。有些人聪明,但他无所事事,怨天尤人,他就无所成。所以说,最重要的是状态,是精神方法。凡有助于精神状态培养的,就要去做;凡无助的,就要少做或不做。 四、把童年还给孩子 大家经常感慨: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没有快乐。只要进了学校就没有好日子。在入幼儿园前,父母们怀着许多梦想,让孩子弹琴、画画、唱歌、跳舞……一进学校,进了考试圈,很多父母就退出先前的游戏。当然学习也不是为了给孩子快乐,而是寄托了许多幻想。逐渐地,现实让他们梦破,到了初中,那些美丽的幻想中的爱好便被斩尽杀绝。剩下的是“苦”。正如孩子们所说:“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最苦的是我,最累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是的,每天早晨天没亮就匆匆赶在路上的是孩子,每天夜晚熄灯最晚的还是孩子(可能还有搓的)。现在的孩子真比农民还苦啊!他们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体验,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追问孩子幸福吗?答案是不。可孔子《论语学记》首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应当是快乐的呀。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游戏、活动、玩耍中学习呢?为什么关在书房才叫学习呢?我们的父母,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快乐指数啊!别让范进重现! 五、无限地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 1、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先让我们从男孩、女孩身上说起吧。我们给女孩的玩具是布娃娃之类的,给男孩的玩具常是各种模型、而且是活动型的。那里面含着我们希望女孩温柔、文静,希望男孩勇敢、活泼的意思。女孩子打架的结果会是挨训:现在就这么疯,以后怎么办呀?男孩打架的结果是被赞赏:调皮的孩子聪明。孩子长大了,人们说:女孩到了中学就不行了,男孩子到了中学就好了。要知道谎言重复千遍成真理。女孩子受到的暗示是“不行”,男孩子受到的暗示是“行”,这就使他们产生了不同的状态,于是就如笔者在《享受幸福》中写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倘若你要孩子行,那就要珍爱孩子每一次的成长机会,欣赏他们的成长,欣赏他们的言行;倘若你要孩子不行,那就抱怨,指责他们吧。 2、孩子的潜力恒大于已经实现的一切。现代科学的研究早已证明,人的潜能是具大的。残疾人周舟不也成为很棒的指挥吗?聋哑女孩周婷成长为美国著名大学的高材生,正是其父周洪赏识教育的杰作。让我们无限地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吧! 六、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 父母在培养儿童智力的同时,切不可忽视非智力的培养,应该使年轻一代具有远大的目标、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 人最幸福的事是让他喜欢一件事情,哪怕是种花、养小动物,使业余时间、精力有所寄托。每个孩子,在家庭中、学校中都应使他有个兴趣爱好。什么最好?特色。现在分数最好,其它人都是失败者。其实,孩子学的太难了,有的是一辈子都用不上的知识,有什么价值?教育应该让孩子有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他即使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名牌,也会有健康人生,幸福人生。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价值。复旦那个的研究生有什么价值?很多优秀人才,他们并没有接受正规大学的教育。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到的诸如善良、勤勉远远超过大学的收获。每个孩子可以有不同的成长道路,让他喜欢一样,会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质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是否快乐,这很重要。 七、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主要任务就是读书。但现在学生除了读教科书之外恰恰很少读书。凡是读书多的孩子,一般来说,其神野必然开阔,其精神必然充实,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这个人的读书史。 读书对于人的成长是最重要的。世界上那些生命力旺盛的民族一定是爱读书的民族,如犹太人。近代史上三个最伟大的人物均来自犹太民族:马克思以唯物辩证法改变了人类对社会的看法,爱因斯坦以相对论确立了崭新的宇宙观,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法让人更准确地了解自身。全世界富有者中,40%是犹太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最多的也是犹太族人。他们读书态度近乎宗教。孩子刚生下来,就用蜂蜜涂在书上,让孩子舔,意思是读书才能甜蜜。他们也绝不允许把书踩在脚下。他们每人年均读书60本,中国人均只有5本。一个不读书的人是走不远的。是否读书跟他是否大学毕业没有关系,书才是真正的大学,才是让人精神成长的乐园。 宁静才能致远。读书的人生活不一定富裕,但他可能是精神富翁。 八、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 写日记是个好习惯。通过写日记,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和深化思考;可以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和驾驶语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可以让子女倾诉自己的情感,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培养他独立的个性和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可以锻炼他的意志,开阔他的心胸,净化他的心灵。不仅孩子写、老师写、父母也可以写,这方面成功的例子很多。有的甚至彻底改变了一个孩子,一位家长,一个学校的状态。因为要想写得精彩,就必须活得精彩,做得精彩。 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正因为父母觉得自己不是天才,所以,特别期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一个命题肯定是正确的,只要父母们与孩子一起成长,尽管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完全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
29、对于我国的幼儿家长来说,他们应该树立以下家庭教育观念:
30、/5帮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很多家长朋友常常忽视培养孩子的自信,维护孩子的自尊,家长应该经常对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行为予以鼓励。
31、如果孩子大一些有了自己的判断,家长可以和孩子多沟通,加以辅助。
32、人格与品德: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人格和品德教育,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道德修养。
33、现在的农村家长大多数都是很注重教育的,因为他们知道不学习孩子是走不出大山的,就要和他们一样去种地了,就算去外地打工也是要懂点知识的。所以他们不管多困难都会让自己的孩子学习的,为了能接受好的教育把孩子送到教学条件好的县城去学习。也有部分家长因孩子考不上中学或者高中让孩子辍学去打工的。
34、家庭和学校相辅相成的观念: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的发展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5、成长与发展: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36、/5如果想要孩子成为有用的人才,必须让孩子具备一种永不满足,不断奋进的能力,父母可以通过点点滴滴引导孩子正确的理智的认识自我,教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过程,要懂得责任心比虚荣心更重要,诚实和勤奋是最终成功的基石。
37、/5很多批评可以变成对孩子提出问题,其效果也会比批评更有效,教育孩子的契机有很多,比如安排孩子做家务,到邻居家借东西,让他们自己买日用品等等,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孩子就能健康成长。
38、现在农村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因为家里穷,如果孩子想上学家里孩子又多,父母就会选择一个学习最好的去上学,剩下的那个就打工挣钱让自己的弟弟妹妹上学。
39、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作好孩子。事实上,影响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树立起正确的家长教育理念,这将会为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我们注意到不少家长过多关心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什么承诺都兑现,这是非常不好的一种家长教育理念的体现,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前不久,复旦大学一位研究生跳楼,他曾是某省的文科高考状元,应当说学习成绩是出类拔萃的,可又怎么样呢?家长白养了他,还不如考上大学留在身边的子女,对社会也没有贡献可言,由此可见,不正确的家长教育理念,其危害不小。
40、农村人的教育观念较以前有了彻底的改变,几乎没有人认为读书无用,孩子一到上学的年龄都积极的送孩子去上学,但是送上学的目的是什么?要分为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孩子识识字,会算数就行了,这些知识足够以后出去打工做生意用的了。有这种观念的人往往不注重孩子的教育,他们夫妻双双出去打工赚钱,认为攒够孩子买车的钱,买房的钱,结婚的钱就完成了他们一生的使命了,孩子到底能够挣多少似乎无关紧要,等孩子结婚后,他们可以提供孙子的奶粉钱,儿子媳妇的零花钱,这样一家人生活的也十分幸福美满。所以他们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教育和陪伴,让爷爷奶奶来管教看护孩子,而爷爷奶奶,往往只给孩子提供吃的穿的,认为孩子吃的好,穿的好就行了,对孩子十分溺爱,犯了错误不舍得严厉教育,孩子玩手机看电视耽误学习也不去责备。也有的孩子的爷爷奶奶也想管一管孩子的学习,但是呢,他们又不识字,只能问问孩子作业完成了没有,只要听到孩子说作业做完了就行了,也无法对孩子检查作业,那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就十分的不理想,孩子的发展也像他们父母所期望的那样,有的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这种情况集中在家庭不富裕的人中,也有家庭富裕的人认为上学没意思,上大学了,毕业以后也挣不了几个钱,那些公务员,教师,还有其他一些工薪阶层的人一年挣的钱,还不如他们一桩生意挣得多。所以他们让孩子稍稍上点学,上到十几岁就跟着他们学做生意了。
41、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应该强调家庭教育是终身的、全面的过程,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和品格培养,强调爱与理解的重要性,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孩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