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小巧,娇嫩,好像是一些雏鸡,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可爱。
2、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书是乳汁,哺育人们成长。书是你的最好伴侣,与你共度美好时光。
3、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4、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娇媚姿。斜軃红绡飘彩艳,高簪珠翠显光辉。说甚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柳腰微展鸣金佩,莲步轻移动玉肢。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如何,若您是唐僧,只怕早已不取经了罢?呵呵!!评析:脸衬桃花瓣,就这一句就了得了,‘衬’字从宏观上写,写出了女王脸型的娇美,大约是瓜子脸吧;‘桃花瓣’,从微观上看,也可联想到女王肤质的柔腻和白滑。其它的更不用说了!绝色美人呀!
5、形容典雅,体段峥嵘。言语多官样,行藏正妙龄。才如子建成诗易,貌似潘安掷果轻。头上戴一顶鹊尾冠,乌云敛伏;身上穿一件玉罗褶,广袖飘迎。足下乌靴花摺,腰间鸾带光明。丰神真是奇男子,耸壑轩昂美俊英。评析:这段词写得实在是妙,把一个儒雅学士的形象刻画的十分立体。从头到足,出奇的飘逸潇洒!形容典雅,体段峥嵘,怨不得皇帝也认不出来呀,只怕我们见到也得生出羡慕结交之心呢!
6、①、诗句运用了对偶(反对)的修辞手法;(手法)
7、在汉语中,不同词类中又分很多的小类,只要在语言之中经常并列,也算是严对。譬如,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其中的诗句中自对的“山”与“河”属于表示地理类,“草”与“木”属于植物类,对得已经工整了,而且上句的“地理”与下句的“植物”相对也算是严对(或者称工对)。
8、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长江东流奔腾不息,那是在启示我们为理想奋斗。
9、根据汉语中词语的多音多义的语言特点,有些词语存在着两个及其两个以上的意义,作者在运用时,本来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这就是对偶修辞手法中的借对。例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又如《杜甫》:“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们都知道,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这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10、枫叶像燃烧的火焰,又仿佛似一只只飞舞的蝴蝶。这句话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11、但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2、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13、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14、好词:飘扬翠袖,摇拽缃裙,飘扬翠袖,玉笋纤纤,摇拽缃裙,山禽对语,仙鹤齐飞,欲享供养佳句评析:
15、顺便说说“合掌”。在形成的对偶中,如果是同义词相对,看来很工整,对的也比较整齐,但对于汉语诗歌中的对偶来说,就不是那么美妙了,却是“似工而实拙”。比如,南朝梁·王籍《入若邪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但也不是不允许存在,这两句也有自己的特点——以动衬静的佳句。只是说,在古代诗词中,由于诗词的语句数量有限,特别是律诗、绝句等,需要在极少的语言中,表达丰富的内容。可以说,句句是金,不可浪费。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其实这就是通常说的“合掌”,它是诗家的大忌。
16、总之,在汉语中,对偶的修辞手法运用广泛。它不但音节和谐,节奏鲜明,概括性强,而且具有极其整齐的审美特点,因而深受文学家们青睐,读者的喜欢。
17、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18、二、宽对
19、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20、一、严对,就是严格要求相对的词类相同,也就是常说的词性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相对的字数等;句式相同;平仄相拗,没有重复的字词。比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1、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22、②、显得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并具有很强的气势;(效果)
23、沉沉宫漏,荫荫花香。绣户垂珠箔,闲庭绝火光。秋千索冷空留影,羌笛声残静四方。绕屋有花笼月灿,隔空无树显星芒。杜鹃啼歇,蝴蝶梦长。银汉横天宇,白云归故乡。正是离人情切处,风摇嫩柳更凄凉。评析:这是玉免精中的一段词,主要是暗写真公主的可怜遭遇。
24、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25、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26、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27、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28、详解: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29、平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
30、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31、流水对是指上下相对的两个句子,在内容上表现出了事物的发展过程,或表现出诸如因果、条件、假设等关系的对偶。也就是说,构成流水对的两个句子是关系密切的,相互衔接、限制的。也就是说,如果把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比如,唐朝诗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又如,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它们都是流水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流水对的特点。
32、有时候,特别是在诗句中,上下句相对的词语是反义词,这样也构成严对(有些书也称为严对中的反对)。比如,李白《塞下曲》中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其中的“晓”与“宵”是反义词。在诗句中上下相对,也是严对(工对)。
33、《语文基础知识》中说:“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现就自己的理解谈谈对偶修辞手法常见的类别(没有按一定标准划分,仅就常见的形式而言),仅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34、赏析对偶的修辞手法:
35、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36、从人物组织答案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答题思路是:描写方法+概括句子内容+表达了……情感或表现了……的……特点。赏析句子一定要充分理解文本内容的前提下,认真作答。
37、四、流水对
38、例如: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9、三、借对
40、梅花高昂着头,傲视寒冬。这句话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
41、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的一对语句表达相反或相关的意思的一种手法。
42、宽对就是要求结构基本相同,音韵大致和谐,允许有相同的字词出现,属于邻近的事类相对。例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同义词对连锦字,如此等等,均可构成宽对。譬如,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天”对“塞”是天文对地理。陈子昂《春夜别友人》“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以“路”对“堂”是地理对宫室。如,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有一句名言:“惨象,已使我目不忍睹;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这就是宽对。
43、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44、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45、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46、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答题思路是:修辞方法+概括句子内容+分析句子表达的情感。
47、③、表现了作者对待敌人决不屈服意志与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精神。(品质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