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2、附: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故事发生在古代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个痛快。给一个人喝才过瘾呢!”大家都这样想,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这个权利。另一个提议说:“这样吧,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伙儿都赞成这个办法。于是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同时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把蛇画好了。他左手抓过酒壶,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们要赶上我还差得远哩。便洋洋自得地说:“我再给蛇添上几只脚,也能比你们先画完。”正当他画第二只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他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画的根本就不是蛇。还是我先画完,酒应当归我喝。”添画蛇脚的人无话可说,只好咽着唾沫,看别人喝酒。
3、画蛇添足
4、"画蛇添足"是指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做过多的事情,或者在本来已经很好的情况下做出不必要的改变。
5、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6、明明是件好事,经他画蛇添足地描述后,反而成了坏事。
7、画蛇添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实际,不要卖弄聪明、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8、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9、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是一则事实,并非做书的人~,为此奇谈。◎《花月痕》第五一回【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出处汉·刘向《战国策·齐策》:“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不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无其酒。”近义词弄巧成拙为蛇画足多此一举适得其反徒劳无功画蛇著足节外生枝歪打正着冠上加冠
10、画蛇添足[huàshétiānzú]【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
11、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情要适可而止,不能画蛇添足。
12、原因是因为这个成语的来源,传说有个人看到一幅画上已经画好了一条蛇,但还是为了增加画面效果而在蛇身上再画了几笔,结果画面反而不如原来的好看了。3内容延伸,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做事不够精简,反而增加了麻烦和难度。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效率和简洁,避免画蛇添足。
13、“画蛇添足”的道理是人们在做事情时,需要遵循“落脚实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要过度追求完美或者添加不必要的东西,反而达不到本来的目的,还会浪费资源和时间。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适得其反,并且产生负面效果,因而应该避免。
14、你这样画蛇添足,岂不是多此一举吗?
15、拓展资料
16、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过度追求“完美”,反而会使事情变得更糟。因此,在做事情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是否真正需要某些操作,避免不必要的“画蛇添足”。
17、“画蛇添足”是一个中国成语,比喻做某件事情不必要的多余努力,反而弄巧成拙、得不偿失。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一间故事:春秋时期,有一个能画蛇的画家,他的画技非常出色。有一天,他受到了一个富商的雇佣,要求他为自己画一幅画,内容是一条蛇。画家刚画好,富商却说:“这幅画少了一只脚,看起来不够完美。”画家听后很不满意,觉得富商不懂艺术,于是又在画上加了一只脚。过了一段时间,富商来看画,发现画上的蛇已经变形了,于是不再雇用这个画家。
18、事情所以会失败,正是因为他画蛇添足多说了几句话,反成累赘。
19、总之,“画蛇添足”的道理告诉我们,在做事情时,要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关注本质和最终目标,不要过度追求完美或者添加不必要的步骤,以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使成果达到最优效果。
20、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议论没必要,简直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21、画蛇添足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做事不要去做多此一举的事。否则会惹来麻烦。比如我们工作上老板给我们安排了一个任务。让我们在什么时间内必须完成上交上来。我们觉得这件事很简单很容易。几分钟就搞定了。
22、这件事明明完成了,你又去找些岔子来,真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23、画蛇添足,这是一个少儿成语故事
24、多写上这一句,不但没增强表现力,反而成了画蛇添足。
25、画蛇添足用比喻句子:
26、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27、画蛇添足是指多此一举和没有必要的事情,具体是说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作品或者是事情,却要让随意去添加和改动反而影响了原来的美观,
28、画蛇添足是一个古老的中国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为了装饰一条死去的蛇,在上面添加了一些案,结果反而让这条蛇变得丑陋无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过度的修饰和不必要的添加往往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反而会破坏整体的美感和效果。
29、解释画蛇添足的比喻意思:
30、我叫你去街上买菜,可没有叫你做菜,真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31、画蛇添足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做事情时,应该恰到好处地修饰和添加,而不是过度追求美观和华丽,以免带来反效果。
32、“画蛇添足”是一个成语,形容做事反而多此一举,或者过度追求完美而反而弄巧成拙,因而事情做得不如原来好。与“画蛇添足”相对的另一个成语是“雕虫小技”,意指虽然粗陋,却有其功用与效果,不乏大智慧与匠心,其工艺价值呈上升趋势。
33、然后我们就在编辑要资料的时候突发奇想,想在资料上写上自己喜欢的一个名人的名言上去。名言对资料是没有用处了。
34、“画蛇添足”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一个古代的故事:
35、画蛇添足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36、在作文时,我们一定要详略得当,绝不能添枝加叶,画蛇添足。
37、huàshétiānzú
38、这幅画已经很完美了,你就不要再画蛇添足了。
39、意思是蛇原本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随意的为它添加了脚呢。
40、主要是指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多此一举。在句子中一般用作宾语;含贬义。
41、详细释义来自聚典平台-《中国成语大辞典》
4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过度追求完美,反而会破坏原有的美感和效果。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不要“画蛇添足”,不要过度追求完美,而忽略了本来就已经很好的事物。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和珍惜已经拥有的东西,不要过分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否则可能会得不偿失。
43、画好蛇又添画上脚。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有害无益。有时也比喻无中生有。
44、在现代的生活中,画蛇添足这个成语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在写作中,过度的添加和修饰可能会让文章变得冗长和累赘,失去原有的简洁和美感;在商业中,过度的宣传和包装可能会让消费者感到厌倦和不信任,反而降低产品的品质和价值。
45、多此一举、节外生枝、弄巧成拙、繁文缛节
46、成语解释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47、《画蛇添足》是两汉刘向写的作品。这篇故事趣味盎然。它说明做任何事情,如果为了显露自己,歪曲事情的本来面目,节外生枝,非但无益,反而会坏事。
48、感彩贬义成语
49、《战国策·齐策二》记载,楚国有一个人请人喝酒,酒少人多,大家约定: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喝酒。一个人先画成,左手拿过酒准备喝,同时用右手为蛇画脚,并说:“我还能给蛇画脚呢!”脚还没有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好,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给它添上脚呢?”于是拿过酒一饮而尽。后用“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50、成语用法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51、它的寓意是告诫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也不要在做事情时心浮气躁,应有所取舍,让事情更加简单和高效。
52、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蛇本来没有脚却被人给它强行加上脚,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用农村的话说就是六指抓痒多一道。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能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53、指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多此一举。在句子中一般用作宾语;含贬义。
54、比如在写作时,如果内容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再加上不必要的句子就是画蛇添足;在做生意时,如果初步协商已经取得较好效果,却因为贪心而要求更多,也是画蛇添足的行为。
55、意思是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延伸造句:1、不要给百合花镀金,画蛇添足。
56、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比喻做事不考虑事情的实质只凭自己的想象力没有根据的多加一些自己的看法结构确适得其反偏离了事物的真相自己也是出力不讨好凭空落人话柄此成语给人的寓意深刻惊醒世人做事要仔细考虑琢磨不要偏离了本质
57、画蛇添足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58、相传,有一个画家被请到一家寺庙画一幅蛇的画像。画家画得非常逼真,但是寺庙的主持却认为画中的蛇缺少了一些细节,于是让画家在蛇的身上再加上一些细节。画家听从了主持的要求,画上了蛇的腿,结果画像变得不真实,反而失去了原来的美感。
59、切勿刻意求工,以免画蛇添足,丧失了自然。
60、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齐策二》。[1]
61、这简直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62、《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