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主流网-每一条好文案都值得收集

文案主流网-每一条好文案都值得收集

借代的古诗句子-推荐40句

59

1、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金戈铁马代指精锐部队

2、管弦代音乐

3、如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李商隐《马嵬》  红粉代指美女。

4、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5、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干戈代指战争

6、“长安”借代朝廷.(“浮云”和“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指奸佞小人和君王.)

7、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8、不得当年有,犹胜到老无。

9、以船的一部分“帆”借代船.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10、丝竹代指音乐

1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1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1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14、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16、“吴钩”借代武器,“带吴钩”借代从军出征一事.

17、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管弦代音乐

18、未换银青绶,唯添雪白须。

1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0、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运用了借代、双关的修辞手法,诗中的“折柳”,是由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21、公门衙退掩,妓席客来铺。

22、履舄从相近,讴吟任所须。

23、晋阳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韩非子•难一》

24、合声歌汉月,齐手拍吴歈。

25、金戈铁马代指精锐部队

26、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高适《塞下曲》  蛾眉借为美人的代称  1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粉黛代指美女  15、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曹雪芹《红楼梦》  须眉借指男子  16、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刘禹锡《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  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  桃李指学生  17、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桑麻指农事  1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19、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杜康代酒  20、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日本西乡隆盛。  桑梓地借代故乡。青山借代坟墓

27、一抛学士笔,三佩使君符。

28、晋阳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韩非子•难一》  社稷代国家

29、干戈代指战争

30、对偶的诗句有很多,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拟人的诗句

3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丝竹代指音乐

32、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白居易《对酒吟》  红袖代指美女

3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庙堂借指朝廷

34、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伟业《圆圆曲》  红颜代指美女

35、作者:白居易

36、布衣之怒。――《唐睢不辱使命》  布衣代平民

37、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网师园唐诗笺》一书中对此诗的评价为:“‘折柳’二字为通首关键。”“折柳”原来是指“折取柳枝”。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或送别之词。而李诗中“此夜曲中闻折柳”,是一首“折杨柳”曲的省称,这首曲子往往用来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本诗描写的是:春宵人静之时,诗人忽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附耳聆听,这笛声乃“折柳”曲。作者不由得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漂泊在外,不禁引起思乡之情。

38、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贺铸《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粉香指梅花

39、金衔嘶五马,钿带舞双姝。

40、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滇ICP备2023009294号-117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