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主流网-每一条好文案都值得收集

文案主流网-每一条好文案都值得收集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连续修饰的句子【精选41句】

59

1、《山行》《赠刘景文》采用了咏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拟人句:太阳揭开云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祥地注视着大地。

3、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

4、比喻句。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犹如”“仿佛”等,有的比喻句用“成了”“变成”“是”等代替比喻词,如: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比喻句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有些相似,并且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的。所以有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如:小花长得好像她妈妈。(X)

5、以下是这三首诗用到的修辞手法:

6、大类修辞手法共计63种。包括:比喻,白描,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

7、缩句去掉状语,如时间、地点等状语。

8、《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融,情景互为一体。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

10、《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11、《赠刘景文》中,一共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一种是对偶的修辞手法,另一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这两句诗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1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出自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13、《夜书所见》用了拟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

14、去掉其中不符合形容词的那一个名词:词汇,改为:这篇作文的句子很通顺;

15、设问句:小明为班级做贡献,是为了老师表扬吗?不是的,他是诚心诚意为班级做贡献。

16、添加适合名词“词汇”的形容词,更改为:这篇作文的词汇很丰富,句子很通顺。

17、设问:自问自答。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18、缩句去掉补充说明词语,“得”字后面的词语。

19、夸张句:桂花十里飘香。

20、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撒落无数的星星。

21、比喻句:碧绿的海面,像丝绸一样柔和,微荡着涟漪,真美!

22、对比(对比中的“对”有“相对”的意思)

23、比句:青蛙叫起来,无边的田野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潮迸涌。

24、所以我们改正句子就有下面三种方法:

25、反问:无疑而问,问而不答,答案暗含在问话中。如: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26、《舟夜书所见》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7、疑问:提出问题。如:今天你去书馆看书吗?

28、比较主要词语,找出中心词语。口诀:“的、地”去前,“得”去后,保留“着、了、过”。

29、“这篇作文的词汇和句子都很通顺。”

30、这句话的问题出在词汇和句子不能同时用“通顺”来形容,

31、缩句去掉形容词语,“的”字前面的词语。

32、《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33、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像人一样。如:青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此句用“告诉”“快乐”等写人的词语来写小动物。

34、找出句子主谓宾。

35、夸张:故意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地描述。如:(夸大)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缩小)在巴掌大的牢房里,他照样锻炼。4、排比:把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等、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国的人民心一齐欢跃起来。

36、修改形容词,使得它能同时修饰这两个名词,更改为:这篇作文的词汇和句子都很出彩(或出色)。

37、《山行》用了比喻:“霜叶红于二月花”把霜叶比喻成二月花。”

38、反问句:光是学习优秀,就能算得上“三好学生”吗?

39、缩句去掉修饰词语,“地”字前面的词语。

40、缩句去掉数量词语,保留中心词语。

41、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顶真,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觉、移就),跳脱,转文。

滇ICP备2023009294号-117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