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2、诗的结构看似平直,却直中有婉,极自然中得虚实相映、正反相照之妙,六个叠字的音调也富于自然美,变化美,六个叠词声、形、两方面的结合,在叠词的单调中赋予了一种丰富的错落变化,语言贴切而又生动。
3、《饮马长城窟行》的创作背景:
4、上着艳丽妆容,姿容美好,纤纤手指扶着窗儿眺望着远方。
5、绵绵思远道。
6、不想游子远行在外总是不回来,丢下她一个独守空房实在难以忍受寂寞。
7、她曾经是常年卖唱的歌女,现在已经成了游子的妻子。
8、站在绣楼上的那位女子体态盈盈,她靠着窗户容光照人好像皎皎的明月。
9、出自《古诗十九首》,“草”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有其特定的蕴意,主要是表达思念缱眷之情,在此句中又借用了草的延绵不尽极易生长来指出自己“思念”的不尽的绵长,难以断绝,故这句就有了双重的含义,既是景也是情。“远道”指带的是在远方“我”所思的对象,可是人也可是故园。
10、是汉代的一首五言古体诗。
11、译文: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绵绵:连绵不断之貌。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缠绵不断的情思。远道:犹言“远方”。
12、写的是一位歌子思念在外游荡的丈夫,难以忍受一个人的寂寞。诗人在自然真率的描摹中,显示了从良倡家女的个性,也通过她使读者看到在游宦成风而希望渺茫的汉末,一代中下层妇女的悲剧命运。
13、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14、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15、河柳诗句:“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16、长城是秦国用来防备匈奴所建造的。山下面有泉窟,可以用来饮马。远征的行人路经于此而伤心了。天下的征役和战争还没有结束,家里的妇人思念远征的丈夫,于是创作了这篇《饮马长城窟行》。
17、出自:青青河畔草
18、意思是:河边草地青青,园中柳树郁郁葱葱。
19、赏析:这一首描写思妇之情的诗歌,写得细腻、委婉、深沉、缠绵,叩人心扉。特别是诗歌运用现实与梦境相交错的表现手法,使得诗中情节似梦非梦、似真非真,从而将主人公因思念而情思恍惚、意象迷离的形象烘托得淋漓尽致。
20、原文: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21、河边草地青青,园中柳树郁郁葱葱。
22、佚名〔两汉〕
23、诗体是汉乐府,一种西汉时期流行的诗体。
24、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25、扩展资料
26、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27、出自:汉乐府诗歌《饮马长城窟行》。
28、该诗描写了一个独居的思妇梦想见到她远行的丈夫,而远方客人送来丈夫的书信,其意仅是“加餐饭,长相忆”六字而已。体现了女主人公从痛苦绝望到惊喜激动再到失望平静的心情,表达了与丈夫别离的女主人公在家中“独守”的悲苦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