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祝福》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20 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发展时期。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驱使下,鲁迅创作了《祝福》,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
鲁迅《祝福鲁迅的<祝福》为什么要叫祝福?
作者以"祝福"为题,而写的主要内容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实际上是拿富人的"福"和穷人的"苦"相对照,并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祝福"又贯穿全篇,起到线索作用。它在突出主题的同时又使文章结够谨严。
鲁迅《祝福》里面,祝福什么意思?
“祝福”指:拜神,祈求一年能万事如意,开心幸福。 《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小说集《彷徨》。作品叙写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后寄寓在本家四叔(鲁四老爷)家里准备过“祝福”时,见证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瘁死的悲剧。该小说通过描述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也阐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当时人们自私自利以及世态炎凉的这一社会现状的无动于衷和不知所措。
祝福出自?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 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课文鲁迅的祝福有多少字?
《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没有出路,所以彷徨。在五四的落潮期,整个时代都随着鲁迅一同彷徨。在《彷徨》的扉页上,作者引着屈原的话: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鲁迅《祝福》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祝福》是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924年,最初发表在上海的《东方杂志》,后收入小说集《彷徨》。 20世纪20年代,辛亥革命爆发并取得成功,虽然推翻了帝制政权,但取而代之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农民依然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鲁迅创作了这篇小说,主人翁祥林嫂也是在宗法观念、封建礼教等多重精神枷锁的压迫下,最终走向死亡。
写作背景是辛亥革命失败。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 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祝福(鲁迅)原文分段?
情节内容起讫段落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1――2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3――33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34――35发展 祥林嫂被卖改嫁54――65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66――110尾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111
跪求:鲁迅写的《祝福》主要写什么?
1通过描写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 2.《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3.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 4.通过描写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