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城未央宫属于哪个单位?
汉长安城未央宫原属于西安市未央区汉城街道办事处管辖,现在属于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公司,现在已经打造成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是面积最大的国家级遗址保护区,该公园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之中,即将于9月中旬开园迎接海内外游客。
汉长城宽多少?
汉长城的起止点?
汉长城是中国古代修筑的一道宏伟壮丽的防御工事,始于公元前221年秦朝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历史演变和修建,在明朝时期基本完成,总长达6700公里。汉长城的东起辽宁锦州,西至甘肃嘉峪关,横跨中国13个省份,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筑物之一。起止点为东起的辽宁桓仁与北朝民族鲜卑的边境,西至甘肃金昌和新疆和田地区的孔雀河与天山南麓的边境。汉长城跨越了中国北方地区的各种地理区域,包括平原、山区、峡谷、沙漠等各种复杂环境,因此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理景观。
汉长城未央宫遗址公园可以骑摩托进去吗?
不可以。 汉长安城遗址是西汉时期的都城,遗址位于现在西安城西北10公里处。 汉长安城的城墙均为板筑土墙,墙高8米,墙基宽16米,东城墙长5940米,南墙长6250米,西墙长4550米,北墙长5950米。共有12个城门,城内分为9个市区,街道宽阔平整规划整齐。
汉长城的起点?
永登庄浪河川至今保存有较明显的长城,当地人称“大边墙”,此为明代所筑。但在大边墙以东还保留着不少“小边墙”和“边壕”。而这些所谓的“小边墙”和“边壕”正是汉代长城遗迹。 永登是汉长城的起点。汉长城在永登境内的分布,大体在县中部的庄浪河川和县东南的咸水河川,纵贯南北,分布在黄土山梁和河谷阶地上。其走向与现存明长城大致相同。 在永登境内的汉代长城,是从咸水河中部开始的。从这里沿河谷向北,经过树屏镇陈家台、观音寺、柴家坪西;向西北折进入红城镇东部的塌墩子沟至龙泉寺镇的大坡沟又西折,顺大坡沟向西靠向庄浪河川,在大坡沟中部又北折蜿蜒于山梁之间。 又经龙泉寺至中川的74号公路3公里~4公里处之后,顺山梁北上,经龙泉寺镇蒿滩村东、大同镇青寺村东、南坪、孙家滩、马家坪沙沟、北同,又经柳树乡的荒滩、史家湾、暗门、复兴雷家坪,至此又转向东北,沿红砂川沙沟而行。 约3公里后又转向西北,J顷山梁延伸,经过教场沙沟,至城关镇北1公里的黄徐沟口,从这里开始,长城主要沿庄浪河东岸山根北上,经中堡镇五里墩、汪家湾、中堡村、武胜驿镇的屯沟湾、富强堡,进入天祝县境内。 汉长城在永登境内的分布和走向,始终是在现存明代长城的东侧。在龙泉寺大坡沟以南地段内,汉长城距明长城较远,约4公里·6公里。 从大坡沟开始,二者逐渐靠拢,近者15米~20米,远者不过2公里。只是在今县城附近,汉长城向东北绕了一个大弯,红砂川沙沟至黄徐沟口一段,正好避开今永登县城。 永登境内的汉长城,基本上是以庄浪河和咸水河及其两侧山坡为塞的。庄浪河是永登境内的重要河流,由北向南纵贯永登中部,在河口注入黄河。
汉长城又称外长城,附属设施是塞外列城。是汉武帝太初年间所修的长城,经过考古工作者几年的考察发现,汉王朝修建过一条西起新疆罗布泊,东至吉林省东南部,长达1万多公里的‘外长城’。 现代学者多称北边的一条为“汉外长城”,南边的一条为“汉内长城”。这两条长城和赵秦长城在构筑方式上不同。赵秦长城因山崖、沟壑据险而筑,几乎全部用石头筑成;而汉外长城和汉内长城多在草原通过,一般无险依,无石可用,只好夯土为墙,经两千多年风雨寒暑,遗址高度多在0.5~1米左右,宽约4~8米,许多地段被今人当做道路使用。这两条长城个别地段用石头筑成或外筑石内包土,在乌拉特后旗乌力吉苏木北15公里处为筑石包土的长城。
汉长城东起鸭绿江畔,向西经过内蒙古的阴山、居延海、再过甘肃的酒泉、玉门、敦煌、向西一直延伸到新疆的罗布泊和库尔勒,全长近10000公里
汉长城大体以什么为界?
汉长城的特点和形成因素?
汉长城又称外长城,附属设施是塞外列城。是汉武帝太初年间所修的长城,汉王朝修建过一条西起新疆罗布泊,东至吉林省东南部,长达1万多公里的‘外长城’,比明长城还要长的“外长城”。它是一条以壕沟或利用自然地形作屏障,由烽燧、古堡、亭障等组成防御工事,在汉代书简中被称为“塞”。汉长城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则用沙子和石子。或凿石垒墙,或取土夯筑;而在沙漠杂以芦草和柳枝层层叠压而成,并在外长城各枢纽建立要塞,驻扎装备弩机和长戟的骑兵巡逻。汉武帝在此筑城以屯田、养马,作为防御和进攻匈奴的基地。
汉长城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具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庞大、技术复杂、布局巧妙、防御系统完备、历史悠久等。汉长城的形成因素,主要是历史背景和周边关系,秦朝时期的战争增加了国家对边疆的防御需求,汉朝时期继承了秦朝的防线并对其进行了改进和扩建,历史上长城的建设和修建也不断被提升。同时,在地理、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也对长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汉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工程,其特点主要是由土砖或石材等材料构成的城墙,具有很高的防御能力和历史文化价值。 其形成主要是受到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汉长城建设的原因有: 一是抵御北方诸侯国的侵袭,维持中央政权的稳定; 二是保卫边疆的安全,遏制外族入侵; 三是加强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东西方的交流和发展。因此,汉长城不仅是当时的一项重要的地缘政治工程,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