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阿廖沙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比一比,是多么的不同啊!阿廖沙从小失去了亲人,没有了生活依靠。外祖父家的生活又是那么的清苦,但他没有受外祖父的影响,变成一个暴躁、贪婪、自私的人,而是像他外祖母一样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的人。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比他那时优越几千倍、几万倍,我们还有理由不好好学习、好好珍惜,成长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吗?!
2、他虽然每天都要上学,可他还要去捡废品卖钱来维持他和外祖母的生活,可见他不轻易言弃的刻苦顽强的精神。
3、他心地善良,他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会秉出一颗赤诚之心。
4、阿廖沙母亲:善良慈爱片段:她本可以早早地逃离这个家,却因放心不下阿廖沙而一直呆在这个家里受苦外祖母:慈祥善良,富有同情心,对谁都很和蔼,有圣徒一般的博大胸怀片段:遇到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被打的乡下人,赶跑了那些打他的人,并给他疗伤(不太记得了,好像是这样)外祖父:(恶)贪婪吝啬,脾气暴躁,自私自利片段:经常殴打外祖母和孩子们,有一次阿廖沙染坏了桌布,就将他打个半死私下里放。(善)慈爱片段:阿廖沙的母亲去世后,他告诉阿廖沙要自立自强舅舅:蛮横粗野,市侩自私片段:酗酒后总是殴打妻子,为分家产的事打个你死我活小茨冈:善良,富有同情心片段:总是陪阿廖沙玩,给他讲故事,阿廖沙挨打时替他挡鞭子好事情:潜心于科学研究片段:在外祖父家租住时整天做实验,把“实验室”搞得乌烟瘴气,外祖父还因此抱怨
5、这就是阿廖沙,一个坚强而善良,勇敢而自信,富有同情心和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有博大的胸怀和刻苦的精神,且酷爱读书的好男孩。
6、全书毫无保留的揭露了沙俄统治的黑暗,批判了社会对人性的扭曲。赞扬了以阿廖沙为首的一代俄罗斯新人正直勇敢、不惧黑暗的精神。
7、《童年》讲述了阿廖沙四岁时,父亲逝世。他跟随母亲到了外祖父家。之后,母亲又远走他乡,四处飘泊。阿廖沙从小与外祖母外祖父相依为命。外祖父因为缺钱,十分专横、残暴,还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外祖母则是慈祥善良,教会了阿廖沙明辨是非,像一只蜡烛,点亮了阿廖沙的人生之灯。阿廖沙还认识了聪明能干的小茨冈、落魄的“好事情”,还亲眼目睹了小茨冈的……每个人不同的性格,都给阿廖沙造成了不同的影响,他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了他的童年。
8、他上学时穿的是他外婆的大衣和鞋子,同学们嘲笑他,可他并没有抱怨什么,反而刻苦学习,毕业时他还获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本书,这表明他有博大的胸怀和刻苦的精神。
9、童年阿廖沙在苦中保持乐观,自立。靠卖废品、偷劈柴和木板赚钱,在那么小的时候就开始捡废品挣钱,但他没有因此而痛苦和失落,而是和一些小伙伴儿苦中作乐,用破草鞋玩快乐游戏。
10、有一次阿廖沙为了看鲁滨逊漂流记,还偷了母亲一卢布来买书,为此母亲没收了他的书,但他还是依旧拿童话讲给同学们听。这里可以看出他对读书的喜爱。
11、阿廖沙善于结交好友,比如跟军官家的三个公子一起谈心,跟街坊的孩子一起捡废品,这体现出他广结良缘,热情大方的性格。有一次看见三公子中最小的一个掉进了井里,他就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拼命地叫喊和拉井绳,这体现出他富有同情心和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
12、其中我最喜欢阿廖沙的外祖母,她善良、乐观、坚强,竭尽全力地关心和保护着阿廖沙,尽量不让他受到伤害。她用她的宗教、童话故事和她的歌声教会了阿廖沙正义、善良。虽然生活非常艰辛、屈辱,但她还是保持着一颗宽容的心。
13、最近,我读完了高尔基写的《童年》这本书。当我怀沉重重的心情放下书时,我想起了我们现在的生活,跟高尔基的童年时多么的不同呀!
14、他黝黑的皮肤,厚厚的嘴唇,一双小眼睛,笃定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心思澄净并无杂念,笑的时候露出洁白的牙齿,可能是山泉水喝的太多了吧,给人淳朴憨厚的好印象
15、他乐观自信,母亲的再婚使得她很孤僻,但也增强了他对自己生活的信心,生活的困苦并不能使他退却
16、勇敢、有正义感。外祖父强迫母亲改嫁,母亲拼命反抗,外祖父异常生气,将气愤转嫁到外祖母身上,毒打外祖母,发针深深地外婆祖母头皮。阿廖沙为外婆报仇,将外祖父最喜欢的圣徒像剪碎。
17、坚强勇敢,生活在令人窒息、充满可怕的狭小天地里艰难地生活着,身边那些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并不能压倒他。
18、外祖父强迫母亲改嫁,母亲拼命反抗,外祖父异常生气,将气愤转嫁到外祖母身上,毒打外祖母,发针深深地外婆祖母头皮。阿廖沙为外婆报仇,将外祖父最喜欢的圣徒像剪碎。
19、阿廖沙的父母双亡,变成了一个孤儿,可是他并没有抱怨什么,也没有就此将自己放弃,继续努力着,奋斗着。
20、阿廖沙:正直善良懂事片段:外祖父与外祖母分家后,阿廖沙与外祖母生活在一起,总是主动帮她捡破烂来维持生计。
21、阿廖沙在那么小的时候就开始捡废品挣钱,但他没有因此而痛苦和失落,而是和一些小伙伴儿苦中作乐,用破草鞋玩快乐游戏。
22、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他也没有逃避这种生活,仍然高高兴兴的,对悲惨命运不屈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