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从军路线?
河北完县木兰庙有块庙碑,碑额篆书曰:“汉孝烈将军记”,碑文详细记载了花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戍边的经过。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记载花木兰事迹的碑刻。 史学家经过考证,一般认为,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似应发生在北朝时期,从老家(今河南商丘一带)出发,从军戍边的地点大致在河北燕山南麓的完县一带然后再回到洛阳面圣。
花木兰从军词?
花木兰从军多少年?
花木兰(有学者考证,其生于412年,死于502年,享年90岁。一说生于412年,在从军12年后返乡,因不愿做魏主之妃,自杀。)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里居、出生年代,仍然传说纷坛,莫衷一是。花木兰(412年-502年),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人,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北方古代民族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木兰从军讲述了木兰代替父亲去征战的古代故事。木兰是古时候的一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正碰到皇帝招兵,她的父亲的名字也在名册上,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买替父亲出征。 木兰从军体现了木兰的保家卫国英雄气概,也有孝敬父亲的女儿情怀。
花木兰是商丘人,从小跟着父亲读书写字,平日料理家务。她还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有一天,衙门里的差役送来了征兵的通知,要征木兰的父亲去当兵。但父亲年纪老迈,无法参军,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又太小,她不忍心让年老的父亲去受苦,于是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木兰父母虽不舍得女儿出征,但又无他法,只好同意她去了。 木兰随着队伍,到了北方边境。她担心自己女扮男装的秘密被人发现,故此处处加倍小心。白天行军,木兰紧紧地跟上队伍,从不敢掉队。夜晚宿营,她从来不敢脱衣服。作战的时候,她凭着一身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从军十二年,木兰屡建奇功,同伴们对她十分敬佩,赞扬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 战争结束了,皇帝召见有功的将士,论功行赏。但木兰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财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马,好让她立刻回家。皇帝欣然答应,并派使者护送木兰回去。木兰的父母听说木兰回来,非常欢喜,立刻赶到城外去迎接。弟弟在家里也杀猪宰羊,以慰劳为国立功的姐姐。 木兰回家后,脱下战袍,换上女装,梳好头发,出来向护送她回家的同伴们道谢。同伴们见木兰原是女儿身,都万分惊奇,没想到共同战斗十二年的战友竟是一位漂亮的女子。
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 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南北朝时期花木兰是一介女子,能织布,也有一身武艺。边关有战事。可汗征兵。木兰没有兄长,她爹爹已年迈不能当兵。木兰思量后替父从军。战场上立了战场荣归故里,人们这才发现木兰原本是女儿身。
花木兰从军唱词?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到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乡亲门才有这吃喝穿。 你要不相信那就往那身上看, 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 千针万线都是他们裢那, 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婚来嫁, 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 这女子们哪一个不如儿男。 唉咳唉咳唉, 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啊啊啊, 尊一声贺元帅细听端详, 阵前的花木力就是末将, 我原名叫花木兰呢是个女郎, 都只为边关紧军情急征兵选将, 我的父在军急就该保边疆, 见军贴不由我愁在心上, 父年迈弟年幼怎比胡狼, 难回答忠孝心来广议啊, 要替父去从军不用商量, 我的娘疼女儿, 她苦苦阻挡 说木兰我发了疯啊言语巅狂, 为从军避仆人我好说好讲, 为从军设妙计女扮男装, 为从军与爹爹俺比箭较量, 胆量好武艺强啊, 喜坏了高堂, 他二老因此上才把心来放。 花木兰呢……
木兰辞 南北朝·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从军是几岁?
传说花木兰十八岁时,游牧民族柔然犯境,军情紧急,魏国全民征兵。木兰不忍年迈的父亲再上战场,替父从军。 唐代皇帝追封花木兰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一说其生于412年,死于502年,享年90岁;一说生于406年。)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故居、出生年代,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