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一剪梅》的译文(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古诗词朗诵一剪梅,李清照?
朗诵: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 ·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李清照表达了什么情感?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主要是抒写李清照的思夫之情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免不了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凡人受愁苦的煎熬,总是要想办法排愁遣闷的,这也是人之常情。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 李清照 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扩展资料: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作于婚后不久赵明诚出门游学之时。根据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一剪梅李清照由来?
《一剪梅》的由来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据传该诗寓意李清照对已故夫君的思念之情,当时夫君已过世,李清照依然深爱着他,因此在撰写这首诗时,通过咏叹梅花的方式,表达了对夫君的思念之情。 《一剪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中情感表达技巧的精髓。 同时,这首诗也被传唱至今,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剪梅李清照描写了什么情景?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先写清秋时节与爱人别后,独上兰舟以排遣愁怀;西楼望月恨雁字不传;再以两地相思之情如同花飘零、水流东那样,各自西东难以相见,抒发了词人的思念之情。 全词不饰雕饰,明白如话,以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展示出一种婉约之美,格调清新,意境幽美,称得上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佳作。
李清照一剪梅全文读音?
yī jiǎn méi 一剪梅 sòng• lǐ qīng zhào 宋 • 李清照 hóng ǒu xiāng cán yù diàn qiū , qīng jiě luó cháng , dú shàng lán zhōu 。 红耦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yún zhōng shuí jì jǐn shū lái ? 云中谁寄锦书来? yàn zì huí shí , yuè mǎn xī lóu 。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huā zì piāo líng shuǐ zì liú 。 花自飘零水自流。 yī zhǒng xiāng sī , liǎng chǔ xián chóu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cǐ qíng wú jì kě xiāo chú 。 此情无计可消除。 cái xià méi tóu , què shàng xīn tóu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
一剪梅歌词李清照?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