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是谁写的?
《再别康桥》的作者是徐志摩(1897年-1931年),他是中国现代诗人、作家、散文家、新月派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21年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资格进入康桥大学(现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康桥的环境给他以后提供了感触。羿年徐志摩开始回国工作,并于1928年创办《新月》月刊,同年发表《再别康桥》。
1 再别康桥是由徐志摩所写的。 2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远东的泰戈尔”。 再别康桥是他创作的代表作之一,被广泛传诵和演绎。 3 再别康桥通过对离别的凄怨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面对逝去的爱情和美好记忆时的无奈和伤感之情,极富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这首诗是徐志摩写的,他可以说是我国民国时期一个非常出名的大家,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写了很多的诗,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再别康桥写于哪一年?
写于1982年。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作品名称 再别康桥 作者 徐志摩 创作年代 1928年 作品出处 《猛虎集》 文学体裁 现代诗
再别康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1928年秋再度游历英国后在归国海轮上写的。他的写作思路是这样的: 徐志摩在留学康桥时期确立了自己的资产阶级民主的理想,确立了自己的爱与自由与美的人生观,但国内的军阀混战,以及恋爱的失败,使他备感失落。 当他再次游历康桥时,一切已经是物是人非,诗人正陷入一场信仰危机,面对着康桥,他浮想联翩.在诗里他以缠绵惋妁笔调,抒写了自己对康桥无限留恋和依依惜别的心情,微妙地层露了因“康桥理想”的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当然,之所以对康桥恋恋不舍还在于,这里是诗人青春生命得以辉煌的场所,或者说这里说生命的见证,回到康桥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回到生命的过去,去重温生命。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见“参差荇菜”而“左右流之”了,才会在康河的柔波里“甘愿做一条水草”。对于这梦幻过于的沉迷,而不忍心破碎了这样的梦,所以才“轻轻地”“悄悄地”,所以想放歌而不愿意,而用“笙箫”来代替。笙箫的呜咽正是诗人内心痛苦而不能说出的情感的代言。
《再别康桥》写的是诗人的离别愁绪,突出的感情是一个“别”字。诗歌重点写的“境”,则是康桥的康河。他敏锐的抓住“金柳”“青荇”“波光”“清泉”“彩虹”“星辉”的具体形象,由近及远、由上而下地勾勒出康河的景观。 对“撑篙”的追忆,更是诗人在感到理想破灭后,伤感无奈的“寻梦”联想。 诗作巧妙的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为一体,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委婉含蓄的表露了离别愁绪,使诗篇格调轻盈柔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梦幻般的情调。
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
作品名称:再别康桥 作者:徐志摩 创作年代:1928年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作品名称 再别康桥 作者 徐志摩 创作年代 19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