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廉耻,守规距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礼仪,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文明礼仪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不管你意不意识到文明礼仪,懂不懂文明礼仪,重不重视文明礼仪,文明礼仪,无处不在!对个人而言,礼仪体现了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与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如何体现自己有礼、有节、有度的修养和风度,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思考其实从幼儿园那里,我们就学到了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零食袋,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因此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当你在跟人问了路之后,省略了“谢谢”一脸不屑地扬长而去的之后,或许会听到你问过路的大妈嘟囔出了一句:“没家教!”其实,你真是没家教吗?只是一时忽略了礼仪罢了。其实,现在社会的快节奏,人与人的交往大都只是流于表面的、一两次的,这就往往会根据第一印象对一个人进行定论。所以,得体的礼仪还是举足轻重的。上学不迟到,下课不早退,考试不作弊,作业不抄袭,不乱起绰号,不乱扔纸张,上下楼梯靠右走,我们的学习、着装、交往、服饰等等都有其礼仪规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但近年来,中国人出国旅游时的一些“不拘小节”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所以做一个可爱的讲文明懂礼仪的中学生是学校的需要、也是做人的需要、更是国际形势的需要!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今天的中国人走出国门更要让人刮目相看!让人肃然起敬!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做个讲文明、守礼仪的中学生,清洁环境,营造我们美好的家园――群英学校,让我们的学校展现也一道新的风景线,造就群英靠大家!
2、最后,警察通过他的描述找到了失主,失主得到了钱后非常感激,而小明也因为自己的行为而更加自信和充实。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坚持正义和诚实,即使只是一件小事,也能体现出我们的价值和信仰。
3、汤斌为官一生,除著书立说,发展理学学说外,几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河务和漕运的治理上。“永不加赋”是他的理念,其为官清廉,至死仅遗俸银八两,连买棺材的钱都不够,真正可谓是一代廉洁好官。
4、二、俸银八两
5、他的坚守和正直感染了身边的人,也成为了其他人学习的榜样。
6、失主非常感激小明的行为,并送给他一份小礼物作为感谢。小明因为自己的正直和善良感到非常自豪和开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廉洁正直是一种美德,它能够带给我们快乐和荣誉。
7、有一位老师在教室里发现了一笔钱,她知道这笔钱是学生们的,于是在班上公开宣布了这件事。最终,一位学生举手说他丢了钱,老师将钱交还给了他。老师告诉学生,做人要廉洁,不要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是一分钱也不行。
8、东汉时期,杨震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等职。一次,杨震赴任涿郡途中,路过昌邑,遇到了故交王密。王密时任昌邑县令,为答谢杨震的推荐之恩,趁夜幕无人时,送给杨震黄金十斤。杨震拒绝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说:“暮夜无知者。”杨震严肃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后,惭愧地收回了黄金。
9、一个小学生在食堂排队时,发现饭菜量少并向食堂工作人员抱怨。而后,他看到一个同学用小碗盛饭,于是他也换了小碗。
10、春秋时期,孔子的一位弟子颜回在鲁国担任大夫。一天,颜回看到有人在市场上卖鱼,便上前询问价格。卖鱼的人认出了颜回,便故意把鱼价降低,想讨好颜回。颜回说:“你明知我是颜回,为什么要降低鱼价呢?我颜回是不会因为一点小利而失节的。”说罢,转身离去。卖鱼的人敬佩颜回的廉洁,赶忙追上颜回,把鱼价提高到原来的水平。
11、解读:一个清廉的人必然有清廉的家风,陶侃就是由于受到母亲的教育才感到了羞愧。
12、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吧。
13、羊续笑着解释说:“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这条鱼我不能收,因为这是国家的财产,如果我收下了,就等于贪污受贿,会被罢官的。”
14、小明是一名公务员,他一直坚持廉洁自律。
15、曾有一位公务员,每次领取工资后都会把一部分捐献给慈善机构,不留一分个人私利。他还会拒绝收受礼物和请客席,不让他人觉得他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他的言行举止深深影响着身边的人,引发了他们对廉洁的思考和行动。这个小故事告诫我们,公职人员要以身作则,做到廉洁公正、抵制贪污,起到引领榜样的作用。
16、廉洁小故事:明朝名臣于谦,身居高位却清廉自守。一日,有人送他新鲜鱼,他挥毫写道:“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17、四、两袖清风
18、廉洁小故事有很多,例如有一位清廉的市长不收受贿赂,坚持为民办事,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
19、解读:公家的财产不是可以随便被个人使用的,公家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小学生一定要从小明白这个道理。
20、故事二:颜回拒鱼
21、他深知廉洁的重要性,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
22、这个故事提醒人们要保持清正廉洁的品德,坚持道德原则,不被金钱所蒙蔽。
23、二、杨震拒金
24、羊续是东汉时期大臣、廉吏,历任扬州庐江郡太守、荆州南阳郡太守。当时人称“悬鱼太守”。一次,有个府丞听说羊续爱吃鲜鱼,便送他两条大鲤鱼,羊续婉言辞谢。府丞把鱼往案上一搁,转身就走。于是,羊续把那府丞送来的鱼高悬于官衙中,以示拒贿。
25、八、杨继宗拒绝行贿
26、郑板桥任县令时,不谋私利,一心为民。一日,有人送其礼物,他原封退回,并赋诗言志:“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其廉洁奉公之精神,令人敬佩。
27、一、子罕辞宝
28、后来,这件事传出去了,人们都称赞羊续是个清正廉洁的好官。“羊续悬鱼”用来形容为官清廉、拒绝受贿的典故。
29、解读:这个故事可以告诉我们见得到的宝物可以被称作宝物,但是看不见的廉洁也可以被称为宝物,要摆正心态,固收高洁的心态。
30、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廉洁,不贪小利,不收红包,不利用职权谋私利,要以诚实守信为准则,做一个廉洁的人。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才能为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31、孙叔敖,他以清正、贤能而受到百姓的爱戴,为当时社会中清官的典型代表。在朝为官的数十年中,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禅定心态。作为一位位高权重的宰相,生活中极其朴实,甚至家中家徒四壁,连棺材都没有准备,妻儿都吃穿简朴,着实令人钦佩。
32、言下之意,自己两袖清风,无需他人馈赠。于谦的廉洁之举,赢得了百姓的尊重与赞誉,成为后世楷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廉洁自律是人格魅力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33、他明白,廉洁是为了公平正义,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34、十、孙叔敖清正贤能
35、这种故事通常以一个明确的结论开始,例如“诚实是最重要的品质”,然后通过原因来阐述这个结论的重要性,例如“诚实可以建立信任,维护社会秩序”。
36、属下听了,十分佩服,就把鱼带回去了。
37、海瑞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转折时期。他为匡正时弊,严肃法纪,主持制定了贪污满“八十贯绞”等严刑。他铁面无私,对一直有恩于他的老丞相徐阶也毫不留情,将徐家仗势多占的40万亩良田退还原主,将欺压良民的徐阶的两个儿子及20多个家人依律问罪。
38、包拯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开始立志要为国家出力,“竭忠死义”。他一生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顿吏治,打击贪污,深受百姓欢迎,离任时当地精制一好砚相送,他都婉言谢绝,“不持一砚归”;他一生铁面无私,不避权贵,执法如山。对皇亲国戚、宦官权贵的不法行为,一律极力主张绳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狱,是包拯生前与死后深为百姓所赞扬和称颂的主要内容。
39、最后,部分可以通过讲述具体的案例或者提供实际的行动建议来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廉洁的理解和认识。
40、解读:海瑞充分重视法律的作用并且执法不阿,作为一个在圣经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始终重视伦理道德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41、有一天,他收到了一份贿赂,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42、三、一钱太守
43、从前,有个正直的县官,名叫许平。有一次,一个富商为了感谢许平的帮助,送给他一个金元宝。许平当即拒绝了,他说:“我身为县官,理应为民办事。收受贿赂,违背了我的良心,也损害了朝廷的清誉。”富商见许平如此清正廉洁,深感惭愧,从此再也不敢行贿了。
44、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有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45、解读:孙叔敖的这种精神着实令人敬佩,有利于塑造小学生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46、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有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金的官府印券。”太监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
47、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严格要求自己,严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48、六、悬鱼太守
49、《羊续悬鱼》东汉时,南阳太守羊续,为官清廉、正直。有一次,他的属下给他送了一条鱼。他婉言谢绝了,但属下不肯放弃,说:“大人平时最爱吃鱼,但却不肯接受我们的礼物,这是为什么呢?”
50、他积极参与廉洁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将廉洁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用行动践行廉洁自律,成为了单位和社会的廉政典型。总之,他是一位具有高度廉洁自律精神的优秀员,不仅在本单位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为整个社会树立了典范。
51、在工作岗位上,他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廉洁自律规定,发挥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2、他的行为告诉我们,廉洁自律不仅是一种道德底线,更是公务员应该遵守的职业操守。
53、他是一名清廉的公务员,听说上级有人想给他好处,但他始终不为所动。一天,他因为廉洁而得到了晋升,成为了大家的榜样。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廉洁的力量,让人们都从他身上看到了希望和正义
54、从前有一个小学生,他家境贫困,但他一直秉持着廉洁的原则。有一天,他在学校发现了一只钱包,里面有很多钱。尽管他非常需要这笔钱,但他没有犹豫,将钱包交给了老师。老师感动不已,奖励他一份礼物。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廉洁的品质不仅体现在金钱方面,更是一种做人的准则和原则。
55、他坚决不参与任何违法违纪活动,拒收任何礼品礼金,严于律己,防腐倡廉。
56、以廉为宝: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57、九、包拯打击贪污
58、解读:包拯不但个人清廉,还重压打击贪污犯罪,为社会的公正廉洁贡献了极大的力量,我们要向包青天学习。
59、有一天,小明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很多钱和一个身份证。他想把钱还给失主,于是他在身份证上找到了失主的电话,并将钱还给了失主。
60、三、八十贯绞
61、七、范仲淹教子节俭
62、有一位公务员,他一直遵守廉洁自律的原则,从不接受礼品或贿赂。有一次,他收到了一份价值不菲的礼物,但他立即拒绝了,并告诉对方他不能接受这样的礼物。这种行为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也树立了他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63、解读:两袖清风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踏踏实实,不要以为金钱就可以代替一切。
64、廉洁小故事是一种能够教育人们诚实守信的故事形式。
65、五、陶母退鱼
66、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体现的是刚烈之气。
67、当他走向桌子时,发现桌上已经放了一个大碗米饭,可他还是选择用小碗,因为他懂得珍惜食物,不浪费。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节约粮食是全民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要从自己做起,珍惜每一粒米,从而达到了廉洁的目的。
68、这样的故事可以通过简洁明了的方式传达出廉洁的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69、这样才能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70、解读:清廉是古代仁人志士的应有之义,值得效仿学习。
71、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72、当官的人要像焦裕禄挪样,不吃客户的山珍海味,不拿供应商或或供货商的红包,不取共公场所的不义之财,不收有求之人的钱物,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73、四、陶母退鱼
74、六、两袖清风
75、在单位组织的廉洁文化学习中,他认真听课、积极发言,倡导廉洁文化,传播正能量,为创建廉洁从业氛围作出贡献。
76、别怕别人说闲话。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走自己应该走的路。
77、同时,也要尊重法律法规,遵纪守法,不贪污受赂。
78、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在结婚前夕对婚礼大操大办不敢妄想,他最后决定只买两件稍微好些的衣服,这样于父亲妻子两边都能说得过去。于是,范纯仁壮着胆子交给父亲审定。范仲淹立即板起了面孔,说道:“婚姻自然是人生大事,但这与节俭有什么矛盾?我又怎能用公家财产去满足私欲的?”范纯仁满面羞愧,立马向父亲道歉。
79、廉洁小故事:小明在路上捡到了100元,他很高兴,但也很纠结,他知道这笔钱肯定有失主,于是他去了警察局。
80、一、以廉为宝
81、有些人的人品就十分的清廉,遇到公共财物更是不为私利的,也是十分让大家称赞的。以前中国大锅饭时代,农村一切都是公共财物,好多村干部就是不拿村子人任何财物,包括一把蔬菜和一袋粮食,都是依照人头来公平分配的,所以,以前农村人的生活还是很好的。
82、解读:古人云:”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杨继宗就是这样的民之表率。
83、故事一:杨震拒金
84、解读: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金钱名利收买的,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境界,做一个不忘初心、坚持清廉的人。
85、五、一贫如此
86、七、不私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