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主流网-每一条好文案都值得收集

文案主流网-每一条好文案都值得收集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集锦66句

59

1、欢迎评论转发

2、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3、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翻译】能够随心所欲观察自己,检验自己身上是否有佛性存在或者奥秘的觉者,在运用无上正等整觉智慧思考生命是如何存在或者消灭的过程,就可以真真切切的看到宇宙的构成,也能认识到一切的苦难都是可以化解的。

4、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5、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6、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7、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翻译】所以空气中我们看不到的物体,是不存在色的,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要归于空;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也要归于空。如果我们的空没有六根六尘,那么心中就没有疑惑,也不会心生烦恼,也不会参与生老病死,不会积累业障,也不会获得业障的后果。如果不用我们动心动脑去获取什么,不是不想,而是无欲无求。

8、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

9、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10、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11、“般若”是梵语,也就是古印度的言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智慧。我们为什么当年译经不把它直接翻成智慧。这是在翻经体例里面有所谓五不翻。这个五不翻,第一个是秘密。我们看到佛经里面许多的咒语,都是音译的,没有把它的意思翻出来,这是第一种。

12、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13、整个经题八个字,可以把它分为四个段落来看。“般若”是第一段,“波罗密多”是第二段,“心”是第三段,“经”是第四段。

14、还有说的心经是人体经络名称,是手少阴心经的简称,十二经脉之一。

15、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心经解释

16、点赞加关注每天教你不同的瑜伽知识和更多正确方法

17、第三种,中国没有的,譬如经上讲的阎浮提,阎浮提是树的名称,是树木的名称。这个树木这个植物中国没有,所以呢就用这个音译。

18、佛告诉我们,最重要的的是要我们会通佛说法的逸趣,不可以执著名相,名相只是工具、手段而已。因此佛说出许许多多的名相,让我们在名相当中体会真实的逸趣。智度论上说了一句偈子非常好:“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类,为之立名字”,这首偈子非常重要!使我们了解,佛为一切众生说经,建立许许多多名词术语的因由。通常我们用智慧来译这个般若。

19、另外我们说的《心经》是名为《心经》的同名歌曲,现有多个流传版本,词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最流传的是2000年梅艳芳粤语版与2009/2010年王菲国语版。后者在2009年的法门寺大型晚会“法门”上演绎,后成为2010年暑期档剧情大片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片尾曲。此外,陈奕迅粤语版、陈坤、齐豫国语版也广为人传唱。

20、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21、心经原文是

22、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23、我喜欢去临摹这个心经,如果你有时间也可以去临摹下,更有深度的去理解它们

24、《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

25、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26、《心经》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

27、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8、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29、心无碍无碍故无有恐怖

30、心经共有七个译本,其中以玄奘法师的译本最流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龙藏翔字函)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31、即说咒曰:揭缔,揭缔!波罗揭缔,波罗僧揭缔,菩提萨婆呵。【翻译】既然如此,就让众生去信佛,在信佛的路上,路途就是归宿,想要修成正佛,就要靠自己的努力,这样就能获得无上正等整觉的智慧。

32、《心经》是阐述大乘佛教中空和般若思想的经典,是所有佛经中翻译次数最多,译成文种最丰富,并最常被念诵的经典。有广本及略本两种本子。汉传佛教通行版为玄奘译。这部经在佛教三藏中的地位殊胜,就相当于释迦牟尼佛的心脏一样。收于大正藏第八册。

33、在这个讲义里面有一个表解,简单的解释“般若”这个名相的含义。通常说般若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实相”。相是相状,实相就是真实的样子。第二种是“观照般若”,也就是实相之用。第三种是“文字般若”。在佛经里面,可以说是整个经典的文字都是属于文字般若,他的别名很多,像经上讲的真性、实相、自性、清净心、如来藏、如如、实际、一乘、法性、首楞严、中道、毕竟空等等。为什么一桩事情,佛要说出这么许多的名字呢?这是佛陀说法的善巧方便。

34、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35、“般若波罗密多”合起来讲,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可见得这个与一般智慧是有差别。梵文里面这个“到彼岸”,它到底包含那些意思?古人批注里面有说:把生死比作此岸,将涅盘比作彼岸。那么换一句话说,我们用般若的这个究竟圆满的智慧,才能够离开生死,证得大涅盘的彼岸。

36、这一句话的意义,与我们中国成语里面所谓的“到家”这个意思很接近。中国人凡是一桩事情做的非常纯熟,非常圆满的时候,都说“到家”了。譬如:画画的功夫成熟了,我们说画家,他的功夫到家了;烹饪,我们说炒个菜,他的菜炒得也到家了,功夫到家了。换一句话说,这是“波罗密多”的意义啊!就是我们常讲的“究竟圆满”。

37、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38、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39、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翻译】所以确认:般若波罗蜜多是修行中最重要的,就好比大神咒,是最光明的法器,是大家都信奉的真理,想要将苦厄都清除,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就要牢记“般若波罗蜜多”这句真言。

40、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41、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42、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3、般若”是梵语,也就是古印度的言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智慧。

44、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45、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46、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47、展开全部

48、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49、第四是顺古,第五种是属于尊重。“般若波罗密”是属于尊重不翻。

50、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翻译】无论是有外表能看见还是看不见,没有具化的事物,它们都是空的,也都是可以变的,这是它们的特点,不会在生长的过程中再变化。

51、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52、【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53、第二种是含多义。在我们中国找不到适当的词汇,我们就用音译,然后再加以解释,像薄伽梵这个意思,这个名相里面含着有很多的意思。

54、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55、菩提萨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翻译】菩萨因为运用了无上正等整觉智慧,所以心灵平静,心无杂念,没有挂念就不会又害怕,脱离了低等趣味,最终修行圆满。

56、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57、《圣教序》是由唐太宗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

58、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59、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三世,也就是以前、现在、未来的诸佛,依靠那到达彼岸的大智慧,荣获了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成就果位。

60、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61、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62、《心经》和《圣教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63、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翻译】从整体来看,色与空没有本质的区别;从组成部分来看,也可以说色与空是相同的。空是色的一部分,色包含空。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观点论证、思考,结论是不会变的。Ⅰ、色:指肉眼能看到的人、非人、物品,如人、花朵、山川湖海等,不是通常说的女子的姿色,也不是色戒Ⅱ、空:肉眼看不见但真实存在的

64、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65、“智”是照见的意思,“慧”是简别的意思。所以智也有决断;智能断,慧能解,照了一切法,实实在不不可得,通达一切法,确实无有障碍,这是真正的智慧。“般若波罗密多”,后面这一句“波罗密多”,这也是梵语音译。“波罗”翻作彼岸,“密多”翻作到,合起来是“彼岸到”,这是外国的文法,按照中国的文法来说,应该倒过来讲,就是“到彼岸”。他们说“彼岸到”。

66、————全文结束————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