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语文教学名言?
1.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2.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 3.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同时选择了高尚。首先要"知如泉涌",而且要有伟大的人格力量。 4.座右铭:教育工作中,一切以教师人格为依据: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
于漪活着吗?
不确定。 因为没有明确的信息表明于漪是否还活着。 不过据提供的信息来看,于漪已经是一个非常高龄的人,所以即使还活着,身体状况也可能不是很好。 从另一方面来看,于漪在中国文坛和民间文化界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她的作品和个人形象代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影响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和加深。
不知道。 因为我不清楚“于漪”指的是哪个人或事物,也不清楚这个人或事物是否还在生或已经去世。 需要提供更具体的信息或背景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还在。 年近90岁于漪仍在工作。对于教师来说,敬畏生命就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间中真正有所收获,不要浪费孩子的生命。
活着。 于漪,女,汉族,1929年2月7日出生,江苏镇江人,中共党员,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于漪是哪里毕业的?
于漪毕业于复旦大学。 于漪,1929年2月7日出生,江苏镇江人,中共党员,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于漪的一课三备是什么?
于漪老师的“三备法”,为“人格”型的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她的方法是一篇文章备三次课: 第一次备课,自己独立深人钻研,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 第二次备课,参照别人的备课,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思考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 第三次备课在上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这样的备课方式有利于促进年轻教师独立思考,这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大家还要吸收优秀教师的经验,在借鉴别人成果的基础上、在反思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于漪教育理念?
于漪老师的教育观点就是“教文育人”。教育的职责就是教文育人。教文,即教会学生文化知识;育人,即培养人高尚的道德品质。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都肩负着这样的职责,但是于老师的教文育人却独树一帜。 于老师坚决反对把教文和育人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的做法,主张必须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她的教育理念是“目中有人”,“这里的‘人’是全体学生。‘目中有人’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
于漪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是什么?
于漪老师的教学思想是以生为本、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学目标是连续性、层次性、阶段性、复杂性。她的全人教育是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文道统一。面对“树魂立根”的民族精神,于漪老师提出了生命教育。
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深深地植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共产主义事业。立足于育人、树魂立根和培养文化判断力等方面。思想立足点高,覆盖力强,生命力持久。
于漪老师哪本书最值得老师读?
于漪老师的《于漪语文教育论集》最值得老师读。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 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