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优秀家训家规名言警句
1、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增广贤文》
2、一、《诫伯禽书》
3、三、《诫子书》《诫外甥书》
4、多言多败,多事多患。
5、摘自双井《黄氏家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先,就像是流水和树木一样,都有本源,不可以遗忘。
6、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王昶《家诫》
7、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8、心口如一,童臾无欺。
9、和睦之道,勿以言语之失、礼节之失,心生芥蒂。
1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1、志从肥甘丧,心以淡泊明。——《增广贤文》
12、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13、周公《誡伯禽书》
14、《颜氏家训》
15、司马谈《命子迁》
16、人来相见,亦启禀然后往报之,此外不得出入一步。——朱喜《与长子受之》
17、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18、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又何反报焉?且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人也。——王昶《诫子侄文》
19、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20、得意盎然,失意泰然。
21、责己之心责人,爱己之心爱人。——《赠广贤文》
22、《命子迁》
23、忠信笃敬,是一生做人根本。若子弟在家庭,不敬信父兄。——张履祥《张园先生全集》
24、七、《诲学说》
25、译文:做到肯施舍而不奢侈,能节俭而不吝啬。
26、作者: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27、一念不慎,坏败身家有余。——《家诫要言》
28、颜之推《颜氏家训》
29、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30、贪爱沉溺是苦海,利欲炽燃是火坑。——《增广贤文》
古代优秀家训家规名言警句
31、尊师而重道,爱众而亲仁。——《赠广贤文》
32、中国古代经典的家规家训很多,经典的也非常多,如果界定十大经典家规,可能每个人的观点也不一样,我现在把我认为比较经典的推荐给大家!
33、知有己不知有人,闻人过不闻己过,此祸本也。故自私之念,萌则铲之,谗谀之徒至则却之。——《家诫要言》
34、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家训》
35、若与是非之士、凶险之人近犹不可,况与对校乎?其害深矣。——刘清之《戒子通录》
36、《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37、祖训宗规,朝夕教训子孙,务要读书明理,显亲扬名,勿得入于流俗,甘为人下。
38、九、《朱子家训》
39、公使库待宾,并以五盏为率,自足展尽情意。
40、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陈继儒《安得长者言》
41、作者: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时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
42、年始九岁,便丁荼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
43、或为朋援,或为鹰犬,苟得禄利,略无愧耻。吁,可骇哉!吾愿汝等不厕其间。——贾昌朝《诫子孙》
44、居家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增广贤文》
4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欲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诫子书》
46、孤寡极可念者,须勉力周恤。——《家诫要言》
47、家风家训家规主题的古诗有很多,如《家诫》、《家训》、《家规》等。这些古诗通过严谨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家庭和社会秩序的重视和呼吁。
48、摘自柳玭《诫子弟书》。门第高就会骄傲,宗族显盛就遭人妒忌。
49、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治文贤文》
50、作者:朱柏庐(1627—1698),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51、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欣幸心。——《治家格言》
52、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颜氏家训》
53、器量须大,心境须宽。
54、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55、运用家训教诫家人.子弟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试试过程中,“家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56、人生难得,无虚过也。
57、百善孝为先。——《赠广贤文》
58、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朱伯庐《朱子家训》
59、它们传承着先辈们的智慧和经验,教育后代如何做人处事,培养良好的家风和道德观念。这些古诗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60、退一步自然优雅,让三分何等清闲。忍几句无忧自在,耐一时快乐神仙。宁可采深山之茶,摸去饮花街之酒。吃菜根淡中有味,守王法梦中不惊。——《韩愈家训》
古代优秀家训家规名言警句
61、摘自陆九渊《陆九渊家书》。真正的道路不难理解,也并不难实行,怕的只是人没有沿着正确道路行走的志向而已。
62、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钱泳《履园丛话·治家》
63、六、《包拯家训》
64、推此求之,亦自合见得五七分。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纪录之。——朱熹《朱子文集》
65、序致篇教子篇兄弟篇后娶篇
66、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
67、译文:早晨有过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错了事,今天则应悔改。说明改正错误贵在及时。
68、八、《袁氏世范》
69、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治家格言》
70、二、《命子迁》
71、施而不奢,俭而不吝。
72、门高则自骄,族盛则人之所嫉。
73、作者:包拯(999—1062),北宋名臣,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有“包公”“包青天”之美誉。
74、《诫子书》
75、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姬旦《诫伯禽书》
76、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颜之推《颜氏家训》
77、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78、七卷,共二十篇。
79、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耳。
80、治家篇风操篇慕贤篇勉学篇
81、自古败亡之人,愚钝者十二三,才智者十七八。——张履祥《训子语》
82、译文:今生能投胎做人是很不容易的,不要白白地度过。
83、兀若枯木,泊若穷流。
84、一样大。比喻人的认识受生活条件的限制,也说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能因未被某些人所认识而否定其存在,告诫人们应开阔视野,力戒片面性。
85、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
86、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87、吾人生于天地之间,只思量做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要紧。——高攀龙《高氏家训》
88、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89、当少壮时,须体念衰老的酸辛。——《赠广贤文》
90、译文:说到学习这件事,本是为了求取知识的。常见世人才读数十卷书,便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对同辈轻视傲慢。(以至于)别人怨恨他就像仇敌一样,厌恶他就像对恶鸟一样。像这样用学习到的东西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
古代优秀家训家规名言警句
91、如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易也!——司马光《家范》
92、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
93、摘自《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做人一定要能够坚守礼仪,而不可以恃才傲物,做事情要能够谦逊,同邻居们搞好关系。体恤鳏寡孤独。
94、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95、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
96、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增广贤文》
97、译文:人不可以偷取别人的功劳,把它(功劳)当成是靠自己的力量得到的。
98、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简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99、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为周公。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100、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101、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102、得意盎然,失意泰然。——《增广贤文》
103、立身作家读书,俱要有绳墨规矩,循之则终生无悔无尤。——《家诫要言》
104、言忠信,行笃敬。
105、译文:住在山区的人,不相信竟有鱼会像树一样大;生活在海上的人,不相信竟有树会像鱼
106、译文:内里没有真正本领,呆然像段枯木,泊然像一条干涸的水流。
107、此日不再得,颓波注扶桑。跹跹黄小群,毛发忽已苍。愿言媚学子,共惜此日光。术业贵及时,勉之在青阳。行已慎所之,戒哉畏迷方。——杨时《勉学歌》
108、《诫伯禽书》
109、从先秦到明清,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可谓汗牛充栋。现遴选出十份家训,又是经典中的经典。
110、功废于贪,行成于廉。
111、儿好何须父业,儿若不肖空积。——《续小儿语》
112、尚然弱者不可妒忌强者,强者不可欺凌弱者,何况自己骨肉。
113、译文:人在世一生,到处都有牵挂羁绊。
114、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115、李世民《诫皇属》
116、道非难知,亦非难行,患人无志耳。
117、人生居世,触途牵絷。
118、吾非徒望尔辈但取青紫,荣身肥家,如世俗所尚,以夸市井小儿!——王阳明《王守仁家训》
119、译文:做得多而做好的少,还不如专心做好一件。
120、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古代优秀家训家规名言警句
121、多虚不如少实。
122、譬如一人左眼生翳,右眼光明,右眼岂欺左眼,以皮屑投其中乎?
123、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朱子文集》
124、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25、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家训》
126、夜觉昨非,今悔昨失。
127、译文:《礼记》上说:'欲不可以放纵,志不可以满盈。'宇宙还可到达边缘,情性则没有个尽头。只有少欲知止,立个限度。
128、承世胄者,修己不得不恳,为学不得不坚。——柳玭《诫子弟书》
129、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130、译文:阻止俗人的打架争吵,那尧舜的教导,就不如妻子的劝解。
131、五、《诫皇属》
132、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133、摘自苏轼《六事廉为本赋》。工业毁于贪婪,而德行养成于廉洁。
134、天下甚大,天下人甚多,富似我者,贫似我者,弱似我者,千千万万。
13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136、译文:学习是使人增长知识,明白通达道理。只有天才才能出类拔萃,当将领就暗合于孙子、吴起的兵法;执政者就同于管仲、子产的政治素养,像这样的人,即使不读书,我也说他们已经读过了。
137、如有不是,何妨面责,慎勿藏之于心,以积怨恨。
138、有夫学者是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颜氏家训·勉学》
139、由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特别强调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密切联系,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目的的家训,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部分。运用家训教诫家人、子弟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先秦到明清,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可谓汗牛塞屋。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家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遴选出十份家训,既具有很广泛的代表性,又是经典中的经典,现与大家一起来鉴赏。
140、古代家风家训名言名句:
141、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142、夫人生世,以己无能而望他人用,以己无善而望他人爱,无状则曰:“我不遇时,时不急贤。”
143、钱财如粪土,仁义值于金。——《增广贤文》
144、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少欲知足,为立涯限。
145、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146、摘自《孔氏祖训箴规》。每天都用祖先流传下来的规矩教导子孙后代,一定要让他们读书明理,在世间扬名,光耀祖先,不可以入于流俗,甘心居于忍下。
147、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殖,以娱朝夕。——郑玄《戒子益恩书》
148、世之善为人子者,常善为人父;不能孝其亲者,常欲虐其子。——袁采《世范》
149、四、《颜氏家训》
150、有贫弱者,当生怜念,扶助安生;有福强者,当生欢喜心,吾家幸有此人撑持门户。
古代优秀家训家规名言警句
151、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
152、作者:诸葛亮(181-234),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民间传说中著名的智慧人物。
153、译文:父亲长兄是不能够长久依靠的,家乡也不是可以常保安定而不遭战乱的,将来有一天,漂流离散,就没有人来保护你了,要求助于自己。民间流传的谚语:有数以万计的巨额财产,也不如拥有微小的技能在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54、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155、治家舍节俭,别无可经营。——《家诫要言》
156、摘自摘自《钱氏家训》。要求自己不可以不谨慎严格,面对财物不可以不清廉耿介。
157、译文:人在幼年的时候,注意力高,容易专心,长大成人就不这样了,精神涣散,难以专心,所以需要在幼年的时候对人进行教育,千万不要从过这个大好时机。
158、译文:教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儿女要在婴孩时。
159、作者:颜之推(531—591),祖籍琅琊临沂,先世随东晋渡江。他经历南北两朝,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
160、摘自柳玭《诫子弟书》。一个人活在世上,本身没有才能却希望得到别人的重用,自身没有善德却希望得到别人的喜爱,没有成就时,就说:“我运气不好,当世不急于用贤啊!”
161、立身无愧,何愁鼠辈。
162、夫人生世,以己无能而望他人用,以己无善而望他人爱,无状则曰:“我不遇时,时不急贤。”、
16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诸葛亮集》
164、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165、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朱柏庐《朱子家训》
166、善须是积,今日积,明日积,积小便大。一念之差,一言之差,一事之差,有因而丧家者,岂不可畏也!——高攀龙《高氏家训》
16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刘清之《戒子通录》
168、译文:习惯于闲散的生活,就会变成懒惰;懒惰惯了,就会得病.
169、作者:司马谈(?—前110),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子司马迁。汉武帝时任太史令。
170、十、《弟子规》
171、巧伪不如拙诚。
172、家风:耕读传家久,孝友继世长;家训:知书明理,忠孝仁义,勤苦俭约,立业兴邦。
173、摘自颜之推《颜氏家训》。我刚满九岁之时,就痛失父亲,家道中衰,一门百口,萧索冷落。
174、欧阳氏自江南归明,累世蒙朝廷官禄,吾今又被荣显,致汝等并列官常,当思报效。——欧阳修《与十二侄》
175、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
176、大参到任,必受知也。惟勤学奉公,勿忧前路。——范仲淹《与诸子及弟侄》
177、译文:一个人学问如果不好,勤奋积累,慢慢地也会渊博起来。
178、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179、摘自与子书《胡安国》。因为公事需要宴请宾客,饮酒以五杯为度,就足可以表达情意了。
180、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
古代优秀家训家规名言警句
181、作者:袁采,生年不详,卒于1195年,1163年进士,后官至监登闻鼓院,类似负责信访接待,为官刚正。
182、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再来。——《增广贤文》
183、译文:奸巧伪诈不如笨拙而诚实。
184、须知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增广贤文》
185、诸葛亮的《诫子书》
186、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人不通今古,牛马如襟裾。——周希陶《增广贤文》
187、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王阳明家训》
188、颓惰自甘,家道难成。——《治家格言》
189、即用于无益事,小若了了,稍长,锋颖消亡,一事无成,终归废物而已。——魏禧《寄儿子世侃书》
190、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增广贤文》
191、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192、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193、习闲成懒,习懒成病。
194、心口如一,童臾无欺。——《增广贤文》
195、诸葛亮《诫子书》
196、黎明即起,洒扫清除。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