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拆战法:
2、汉献帝九岁继位,一直被董卓胁迫控制,十一岁的时候,陪伴在献帝身边的伺中伏完,将自己十二岁的女儿伏寿引入宫中,与献帝作伴,不久即册封贵人。
3、说明有一个皇子刘冯,在建安五年封南阳王,当年去世。
4、东汉献穆皇后,曹节(196年―260年),女,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汉献帝刘协第二任皇后,魏武帝曹操的女儿。
5、还有两子,是皇后伏寿所生,伏寿因为请求他的父亲诛杀曹操,惹得曹操勃然大怒,何氏一门都惨遭杀害,皇后伏寿被幽闭致死,两个儿子也被曹操所杀,所以姓名不详。这些皇子大都是皇后伏氏、曹氏所生,在东汉灭亡后,皇子被一同贬为诸侯。
6、这段记述又很有意思,讲的是汉献帝刘协禅让于曹丕之后,被封山阳公,他死以后,孙子刘康继承了爵位。重点是四个字“太子早卒”。说明刘协立过太子,只是很早就死了。有人说这个太子可能是被封山阳公后的山阳公国太子,不对,因为如果是山阳公的继承人,应该叫世子。所以,刘协有立过太子。又有人说,太子就是第一位早逝的南阳王刘冯,这个也是不对的。古代,太子地位在诸王之上,没有给太子再封一个王的道理,除非太子被废。而文中写的是“立太子冯为南阳王”而不是“废太子冯为南阳王”,所以,刘冯不是太子。
7、以上五人是确定的,但是另有一段记载有些疑惑:(建安十九年)十一月丁卯,曹操杀皇后伏氏,灭其族及二皇子。
8、第一,(建安五年)秋七月,立皇子冯为南阳王。壬午,南阳王冯薨。
9、这里说的建安十九年,曹操杀死了皇后伏寿和她的两个皇子。那这两个皇子是谁呢?是否上述建安十七年获封王爵的四个皇子中的两个?还是另有其人?不得而知。因为那四位皇子在历史上的记述仅有这一句,因此也不知道他们的母亲是不是伏皇后。我个人认为不是上述四人中的两位,理由先往下看。
10、献帝(汉献帝)有后代的,汉献帝子嗣不算多,可是也不少。皇太子刘冯封为南阳王,只可惜英年早逝;刘熙,封为济阴王;刘懿,封为山阳王;刘貌封为济北王;刘敦封为东海王。
11、刘协有儿子,至少有五个,应该更多。至于有没立过太子,我认为应该是立过,可能是第一任皇后伏寿之子,但没有留下姓名。
12、魏青龙二年三月庚寅,山阳公薨……太子早卒,孙康立五十一年,晋太康六年薨。
13、汉献帝有后代,而且儿女众多,子孙满堂。
14、那立太子的事情为什么没有丝毫的记录?太子的名字都没留下?连一个封王当年就去世的刘冯都记录这么清楚,太子居然一字不提,唯一的理由可能只有,太子是第一任皇后伏寿所生,而伏寿的皇子的记录被曹操全部抹杀了。于是就有了两种可能。第一,太子就是与伏寿一同被杀的两个皇子之一;第二,太子早于
15、兴平二年(195),伏寿被立为皇后。她的父亲伏完任执金吾,负责卫戍京师。
16、建安十九年(214)曹操将伏后禁闭冷宫逼其自缢,所生二位皇子亦被鸩杀。
17、衣带诏事件曹贵人勒死后,伏皇后很害怕,就密信父亲,要他设法除掉曹操。伏完死后六年,事情还是被曹操知道了,便要求献帝废后。
18、这里又出现了四个皇子,济阴王刘熙、山阳王刘懿、济北王刘貌、东海王刘敦。
19、《后汉书•献帝纪》记载有如下内容,可供我们了解一二:
20、伏皇后十二岁就和刘协结婚了。
21、初始防御:50初始速度:42
22、兴平二年(195年),大臣伏完之女伏寿被立为皇后。汉献帝落入曹操手中之前,曾经在军阀李傕郭汜等人手中被争来抢去,几度面临刀兵之险。伏皇后始终不离不弃,紧随汉献帝左右,成为汉献帝身边唯一可以信任的人,甘苦备尝,生死与共,也是汉献帝生活中唯一的安慰。
23、cost:2兵种:弓攻击距离:2
24、第二,(建安十七年)九月庚戌,立皇子熙为济阴王,懿为山阳王,邈为济北王,敦为东海王。
25、率土之滨伏寿英雄战法及技能属性分析,非常美的一位女子,乃汉献帝的皇后,后被曹操所杀,在游戏中她主要是弓兵的形式出现,喜欢美女的玩家在前期可以考虑使用伏寿哦,率土之滨伏寿有两种攻击战法
26、乱离中宫:移除友军全体的有害效果,并使其攻击提高13(受谋略影响),持续2回合。
27、破魂:对敌军单体发动一次攻击(伤害率90%),并有50%的机率陷入暴走状态,进行无差别攻击,持续1回合。
28、基础战法:
29、初始谋略:71初始攻击:76初始攻城:6
30、注:数据和技能以最终游戏内设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