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的尾巴像浆,可以使鱼快速的游动。
2、长长的胡子像菩萨手里的拂尘刷。
3、爷爷的大胡子像把铲子。
4、一翘一翘→胡须一翘一翘→阿凡提留着八字胡,动脑筋时,胡须一翘一翘的,好滑稽!
5、填量词:撮。
6、松鼠的尾巴像鸡毛掸子,狗的尾巴像鞭子,猫的尾巴像个大大的问号,大象的尾巴像胡萝卜,孔雀的尾巴像扇子,鱼的尾巴像铲子,牛的尾巴像箭头,马的尾巴像拂尘,蝌蚪的尾巴像宝剑,兔子的尾巴像棉花糖,蛇的尾巴像根针,山羊的尾巴像老头儿的大胡子
7、爷爷的胡子像一叶小舟,他那智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
8、补充完整的句子有:
9、蓄养胡须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护理,梳理胡须可以防止打结和蓬松,染色胡须可以改变颜色和外观,造型胡须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时尚趋势来塑造不同的形状和风格。无论选择哪种填空动词,胡须的护理和造型都是男性形象塑造中重要的一环。
10、老虎的尾巴像钢鞭,搏斗时可以抽打,把敌方抽打得晕头转向。
11、牛的尾巴像鞭子,可以驱赶蚊子。
12、爷爷的胡子像一条长长的瀑布一样美丽
13、长长的胡子像一道门帘挂在嘴上。
14、爷爷的胡子像把大刷子,又像玉米须。
15、爷爷微微翘起的下巴上,长着毛蓬蓬的胡子,像是用火燎过似的,又卷又黄。
16、袋鼠的尾巴像凳子,站着时坐在尾巴上,跑和跳的时候起平衡作用。
17、爷爷的胡子像玉米稀又黑又长
18、爷爷满脸的络腮胡子,像无数根横七竖八的银针。
19、长长的胡子像一把扇子。
20、修剪胡须可以使其更整齐、干净,修整胡须可以使其更符合个人形象和风格,修饰胡须可以通过使用胡须油或胡须膏来增加光泽和柔软度。
21、一抖一抖→胡须一抖一抖→清虚道长已近八旬,留着长胡须,一套太极剑舞毕,站如松,只有胡须一抖一抖的。
22、爷爷的胡子很长,像极了玉米须子
23、一把胡子,或一缕胡子。量词在中国语言里是很有特点的。一是因为量词有很多,不同的事物用的量词不一样,同样的事物用的量词也有不同,意思也就不同,因此,用量词要根据想表达的意思来使用,比如上述所说的一把胡子,是指的胡子比较多,一缕胡子就指的胡子稀疏比较少。
24、一颤一颤→胡须一颤一颤→九旬的书法大师挥毫泼墨时,长长的胡须一颤一颤的……
25、爷爷的胡子,像刺猬身上的刺,又像银针。
26、爷爷的胡子像毛笔的笔头,又像标点里的逗号。
27、胡须随风飘荡,胡须摆动,胡须晃动。
28、马的尾巴像苍蝇拍,可以左右甩打,驱赶蚊子和牛虻。
29、应该是“不修边幅”的胡须。
30、爷爷的胡子像扫把头,又像龙溪面。
31、不修边幅,成语词汇,拼音:bùxiūbiānfú。解释: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北齐书·颜之推传》:“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示例:虽然他的穿戴随便,不修边幅,但在学习上却是一丝不苟。
32、胡须一飘一飘,胡须一摆一摆
33、没事的时候,我总想舔一口,我只有一个。
34、胡须是男性面部的一部分,通常用来描述男性的成熟和魅力。填空动词可以是修剪、修整、修饰、蓄养、梳理、染色、造型等。
35、爷爷的胡子像条正在被油炸的毛毛虫在扭动。
36、爷爷的胡子像一根根金针,又闪又亮好看极了。
37、一动一动→胡须一动一动→看到主人拿来剪指甲工具,小猫咪紧张得胡须一动一动的。
38、长长的胡子像一道瀑布垂直而下。
39、爷爷黑苍苍的脸上长满了密匝匝的络腮胡子,像一丛被踩过的乱糟糟的茅草。
40、一撮胡子。
41、爷爷的胡子像沼地上的青苔,又像水草。
42、彼此我都会把爷爷的胡子给拽下来,哈哈。太好玩了。爷爷的胡子非常的长。你们觉得呢?
43、燕子的尾巴像剪刀,飞行的时候可以当舵,可以把握方向保持平衡。
44、爷爷的胡子像一个个的胡须,每次我写字写累的时候,都会冒一下爷爷的胡须,他的胡子真的着急了软,而且还想一个个的胡萝卜。
45、例文:椅子上坐着一位慈祥的老人,我打量了一下:只见他身穿一件黑色的长衫,嘴上一撮胡子,微笑着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