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行为规范整改措施?
关于护理人员行为规范整改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这可以通过组织定期的培训、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实现,使护理人员深入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建立完善的护理人员行为规范制度。明确规定护理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包括言行举止、服务态度、工作纪律等方面,并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3. 加强护理人员业务技能的培训和提高。通过定期的培训、技能竞赛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4. 建立护理人员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奖惩机制挂钩,激励护理人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5. 建立患者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意见,针对性地改进护理服务。这可以通过定期的患者满意度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实现。 6. 加强与其他医疗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连续性的护理服务。 7. 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法规意识,使其明确自身在工作中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做到依法行医、依法护理。 8. 建立完善的护理人员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规违纪的护理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9. 建立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关爱机制,关注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10. 加强护理人员人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其沟通能力和服务技巧,增强与患者的互动和沟通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和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护士夜班准入制度?
(1)非注册护士不得独立从事夜班工作。 (2)新毕业护士及毕业后多年未取得注册护士证书期间,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可参加夜班,主要责任由带教的护士承担。 (3)在医院护理部领导下,由护士培训与科研管理委员会的护士层级与特殊岗位培训小组制定夜班护士培训计划、内容、方式、学时数等,并组织实施。重点培训新毕业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临床分析能力,临床判断能力,临床合作能力,专业操作技能,相关的制度、法律知识,消毒隔离,沟通技巧等知识。新毕业护士轮科考核:每个专科轮转结束后,进行理论及技能考试,考试成绩不低于85分。 (4)已注册的护士(包括调科护士),在独立从事夜班工作前,必须在该专科上级护士指导下参加日班不少于1个月,参加夜班不少于10次。 (5)经以上培训的注册护士,能熟练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操作,独立完成急危重症抢救配合工作的能力,具有病情观察与应急处理能力,具有规范,准确,及时,客观书写护理文书的能力。能遵守劳动纪律,具有良好的慎独精神。经值班前综合测评合格者,可以独立从事夜班。 (6)值班前综合测评:由医院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成员、科护士长,区护士长,带教老师组成测评小组,对从事夜班护士进行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核,并对其他的临床能力进行评估(主要由专科带教老师对护士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侧重于交流沟通技巧,专科知识与技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消毒隔离知识,无菌技术,操作技能掌握情况,业务笔记,劳动纪律等)。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不低于85分,理论考试及其他临床能力评估成绩不低于80分。成绩合格者,经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审核准入后,方可独立从事夜班护士工作。 (7)从事夜班工作,可享受夜班护士的有关待遇。 (8)遵照执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它条件。
护理部是什么?
护理部是医院护理工作的指挥中心,护理部的工作管理水平,对全院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和护理质量的控制起至关重要作用。在医院工作中,护理与临床医疗工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疗的质量。因此,对护理部的人员素质和工作管理有着严格的要求
护理部是医院护理行政管理组织,负责全院护理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拟定全院护理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制订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负责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等。
十四项护理制度都有哪些?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二、病房管理制度 三、抢救工作制度 四、分级护理制度 五、护理交接班制度 六、查对制度 七、给药制度 八、护理查房制度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十、护理会诊制度 十一、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十三、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十四、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责任护士职责
n2护士院内需要掌握什么核心制度?
n2护士院内需要掌握的核心制度: 1、分级护理制度 2、病区管理制度 3、交接班制度 4、查对制度 5、医嘱执行制度 6、护理文件书写制度 7、抢救制度 8、急救物品管理制度 9、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10、差错报告和处理制度 11、消毒隔离制度 12护理会诊制度
护理管理制度的原则有哪些?
(一)以改革护理服务模式为基础。医院要实行“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在责任护士全面履行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等职责的基础上,开展岗位管理的相关工作。 (二)以建立岗位管理制度为核心。医院根据功能任务、医院规模和服务量,将护士从按身份管理逐步转变为按岗位管理,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逐步建立激励性的用人机制。通过实施岗位管理,实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三)以促进护士队伍健康发展为目标。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护理岗位管理制度,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使医院护士得到充分的待遇保障、晋升空间、培训支持和职业发展,促进护士队伍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