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2、人不劳动没出息,人不学习没长进。
3、唱罢秋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4、刀不快,石上磨。人不会,世上学。
5、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6、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7、冬夜读书示子聿
8、——《幽窗小记》
9、——《韩非子》
10、靠父亲的学识成不了学者。
11、聪明靠努力学习,知识靠平日积累。
12、首句“生当作人杰”。活着要做人中豪杰。这个“人中豪杰”指什么?刘邦曾经称赞张良、箫何、韩信这三个人为汉初三杰。张良乃是谋臣,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辅佐刘邦夺取天下的大智囊。箫何专为刘邦管理内政,供应粮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使刘邦无后顾之忧专心前方战事。韩信则是卓越的军事家,主要在前方战场上指挥战斗,他自己都认为自己是能指挥很多的军队,所谓“多多益善”。“生当作人杰”,是作什么样的人杰?就是要做张良箫何韩信那样的人杰。刘邦本人本来没有多大具体的本事,但是,他能把有本事的人团结在一起共大事,这就是他最好的本事,也是作为帝王或曰最高领导者应该有的本事。
13、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14、次句“死亦为鬼雄”。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屈原《国殇》有句云:“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物质性的身体已经死去,但是,精神性的灵魂还会长存;因为在生时的雄健俊伟,功绩卓著,即使死去了,魂魄毅然,还可以称之为鬼中之雄。象张良箫何韩信这样的人,在生之时奇谋叠岀、运筹计划、决胜千里,立下赫赫功勋,是为人杰也!这样的人,就算是死去了,其精神尚在,不但可以为鬼雄,还能够激励后来的人奋发以强,是非常值得尊重和学习的榜样!
15、《蝶恋花》
16、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1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19、勤奋是聪明的土壤,勤学是聪明的钥匙。
2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22、业精于勤,荒于嬉: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只有经过反复的实践和磨炼,才能汲取深厚的知识经验。
2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4、任何成功,都是厚积薄发,多年苦修换来的,不怕走得慢,只怕不开始。
25、早起多长一智,晚睡多增一闻。
26、灵感是从来不拜访懒汉的。
2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
2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2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人的志向和决心,能够决定他的前途和命运。
30、汗水换来丰收,勤学取得知识。
31、读书篇:
32、至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你怀着真诚的心,坚信自己的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就一定能攻克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33、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34、平时不好学,临考悔已迟。
3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9、不怕学不会,只怕不肯钻。
40、天道酬勤:天道就像一个老师,只有你勤奋用功,才能得到良好的回报和成果。
4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只有勇敢地冒险和尝试,才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绩和奇迹。
42、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3、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不管是在个人还是事业上,都不应该停止学习和探索的步伐。
44、三四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刘邦项羽等人灭了秦朝之后,他们两人在楚汉战争几年中,项羽都是战功卓著的,刘邦却往往都是败绩。最后,项羽退至垓下,刘邦韩信等人几面夹攻,项羽终于大败到仅有数十人跟随突围的地步。突围至安徽和县乌江自刎,真是令人叹息哈!不过,也没什么好叹息的。因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新的总是要代替旧的而岀现。而在新的势力中,就要看谁的计划更周密了。计划欠妥,单凭勇力的,势必走向失败,也是一点都不奇怪的。
4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46、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47、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
48、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49、很多年以前,我就读过这首诗,但是却没有理解正确。直到今天,找了些资料细究一下,才有了正确的认识。
50、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5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52、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5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4、全诗如拉家常般娓娓道来教导人要珍惜光阴,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凸显了诗人真知灼见。
55、原来的时候,我以为李清照是在夸项羽。但心中又有疑惑,项羽一勇之夫,单凭自己战斗力强,不能拢罗人心,怎么要夸他呢?原来这不是李清照的本意,而是我理解能力差所造成的。
56、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57、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引自〈说苑〉
58、作为人,我们在活着的时候,要做人中的豪杰;就算是死了,也不能够平平庸庸,而要做鬼里的英雄。直到现在,我们想起项羽时,还要为他惋惜!他为什么就不能回到江东,整顿队伍,卷土重来呢?
59、李清照,本来是婉约派的词人。但是,她的这一首《夏日绝句》却是十分的雄健和豪迈。这在她的诗词生涯中是极为罕见的。为什么说这首诗能砺志呢?我们先把它翻译成为现代语言:
60、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61、悬梁刺股xuánliángcìgǔ【解释】形容刻苦学习。【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结构】联合式【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刻苦学习【近义词】悬头刺股【例句】清·李渔《比目鱼·赠行》:“我~年复年,把铜雀磨穿。”【成语故事】这个成语由两个故事组成,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62、刻苦学习的人总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6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路途漫长而艰辛,只有不断向前,不断修行和求索,最终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6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67、笑傲江湖,不畏浮云遮望眼:无论前方有多大挑战和难关,只要保持坚定的自信和勇气,就能闯过任何障碍。
68、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69、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70、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7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2、学成巧,总是巧;装成巧,惹人笑。
73、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74、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75、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7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7、读书破万卷,下笔有如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78、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和朋友们分享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诗云:
79、片来自,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80、有哪些中国古代砺志诗歌?
8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苦短,需要珍惜时间,不要荒废青春年华,留下遗憾和懊悔。
82、(宋.陆游)
83、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84、走在奋斗的路上,不要过分在意一些荣辱,平常心便好。
85、愈学习,愈发现自己无知。
86、这首诗的宗旨,就是要我们学习张良箫何韩信,具备做事的能力;也是要我们学习刘邦善于团结有本事的人和自己共同奋斗的风范。同时,还要我们避免象项羽那样仅凭气血之勇去干事业。而李清照当时的㝢意,乃是讽喻当时的南宋朝庭不思进取以收复中原耳!
87、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88、古代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励志名言,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古代励志名言:
89、满;纳兰性德
90、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古代励志故事。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苏秦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孙敬悬梁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