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生今世
2、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逍遥游》
3、却无壁可隔
4、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5、大陆在那头
6、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写给未来的孩子》
7、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8、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9、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10、我在这头
11、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12、却拥有一切。——《与海为邻》
13、诗句所表达的,也就是流放南楚的屈原在《涉江》中深致感慨的“哀南夷之莫余知兮”之意。“这种以种族和文化龌龊为底蕴的光锐刺人的异乡感,几乎无处不在,从卧具到早餐到语言到长相到环境都能引起游子条件反射般的身在异乡的感觉,唤醒并强化游子的种族、文化归属意识,也就是家乡意识和祖国意识。所以,远渡重洋,处身新大陆,他的中国意识特别强固,对异国他乡有着一种本能的排拒心理”,成了一块拒绝融化的冰。(杨景龙:《蓝墨水的上游》,《诗探索》2004年秋冬季号)
14、新娘在那头
15、“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童年在自己小时候,而半个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时候。”——《左手的掌纹》
16、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交接愈久,芬芳愈醇。——《余光中散文》
17、住在无尽蓝的隔壁
18、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19、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昏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20、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21、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寻李白》
22、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独白》
23、与海为邻
24、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25、独白余光中在划分节奏方面,注重语言的韵律和节奏感。他运用短句、断句和排比等手法,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加明显。他善于运用停顿和重复,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表达力。同时,他还注重句子的平衡和对称,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加和谐。通过这些手法,独白余光中创造出了独特的文学风格,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文字的韵律和节奏之美。
26、——《今生今世》
27、一无所有
28、女孩因物质而选择男人是可惜和浪费,她们失去了追寻自己是谁的机会,吃苦趁年轻才能发掘出身体里的宝藏,老了面临险境后悔晚矣!不要选“容易的路”,那其实是最艰难的。未经世故的女人习于顺境,易苛以待人;而饱经世故的深谙逆境,反而宽以处世。
29、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30、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
31、《乡愁》
32、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听听那冷雨》
33、母亲在里头
34、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35、期待是一种半清醒半疯狂的燃烧,使焦灼的灵魂幻觉自己生活在未来。
36、我在外头
37、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浪子回头》
38、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39、余光中写屈原的诗有五首:《淡水河边吊屈原》、《水仙操》、《漂给屈原》、《凭我一哭》、《召魂》。最早的一首是作于1951年的《淡水河边吊屈原》,写得较稚嫩,但体现了作者对屈原的崇敬之情。此诗最后一节写作者在淡水河边“仿佛嗅到湘草的芬芳”,是因为在那戒严的年代,诗人读不到“五四”以来的优秀诗作,只好在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来慰藉自己干涸的心灵。这说明作者在读但丁和荷马史诗时,仍不忘从以屈原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诗中吸取养分。 余光中作于1973年端午的《水仙操—吊屈原》,开头写屈原不愿受小人谗言的包围,以爱国忧民的姿态“把影子投在水上”,“把名字投在风中”而惨死。“清芬从风里来,楚歌从清芬里来”,是写汨罗江中沉没了一个屈原,使中国文化少了一个精英,而多了一份珍贵的遗产。“水劫之后”的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棵大树,“从回荡的波底升起”的《离骚》,给我国两千多年来的文学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像水远山长一样哺育了我国众多作家和诗人。
40、母亲在那头
41、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听听那冷雨》
42、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
43、零度。七点半。古中国之梦死在/新大陆的席梦思上。/……/早安,忧郁。早安,寂寞。/早安,第三期的怀乡病!/早安,夫人们,早安!/烤面包,冰牛奶,咖啡和生菜/在早餐桌上等我们去争吵,/去想念燧人氏,以及豆浆与油条。/……/然后走进拥挤的课室,/在高鼻子与高鼻子,/在金发与金发,/在Hello与Goodmorning之间,/坐下,且向冷如密歇根湖的碧瞳/碧瞳/与碧瞳,照出五陵少年的影子,/照出自北回归线移植来的/相思树的影子。/然后踏着艺术馆后犹青的芳草地/(它不认识牛希济),/穿过爱奥华河畔的柳荫/(它不认识桓温),/向另一座摩天楼/(它不认识王粲)。
44、——《浪子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