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身意思也有红的意思。
2、(1)彤管(笔)的简称
3、(1)赤色[red]
4、(2)周代国名。在今陕西省华县境
5、是很好的含义
6、丹指丹砂,也叫朱砂,青指青雘,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其不易褪色,故史家以此记录史册,因为丹册多记勋,青册多记事,故“丹青”意同史册。已丹青为名,意同“史册”。唐朝时,丹青也是化妆品的代称,如李白《于阗采花》:“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
7、丹一共拥有两种大称呼
8、《诗·邶风·静女》
9、回答问题:丹的称呼有朱、赤、红。
10、道家炼制的所谓长生不老药。晋葛洪《抱朴子·金丹》:“九转之丹服之三日得仙。”南朝梁江淹《赠炼丹法和殷长史》诗:“方验《参同契》,金灶鍊神丹。”明唐寅《题画》诗:“腰间小榼藏何物,九转芙蓉一颗丹。”
11、组词:红彤彤
12、(1)(会意。从丹,从彡(shān)。丹,丹砂。彡,毛饰。本义:彩色装饰)同本义[redden]
13、姓。晋代有丹木。见《风俗通》。
14、麻冕彤裳。
15、(2)又如:彤丹(朱漆);彤芝盖(朱伞);彤彤(通红貌);彤珠(烧红的铁丸)
16、慢慢地,颜色越来越浓
17、指南方。古代五行说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属火,火色丹,故称。《云笈七签》卷六三:“丹者,南方之异名。”参见“丹冥”、“丹野”。
18、彤,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tóng
19、统一码5F64笔顺3541333
20、丹砂;朱砂。《书·禹贡》:“砺砥砮丹。”孔颖达疏:“丹者,丹砂。”
21、南朝梁·萧统《文选·左思〈吴都赋〉》:“赪丹明玑。”李善注:“丹,丹砂也。”古代用作染色的颜料。《意林》卷四引汉王逸《正部》:“皎皎练丝,得蓝则青,得丹则赤。”
22、《书·顾命》
23、麻冕彤裳。——《书·顾命》
24、词性变化
25、形容色彩绚丽。见“丹霄”。
26、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27、贻我彤管。
28、丹<名>(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同本义[cinnabar]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说文》砺砥砮丹。――《书·禹贡》有始州之国,有丹山。――《山海经·大荒北经》加之以丹矸。――《荀子·正论》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又如:丹矸(丹砂);丹砂(一种红色矿物,也叫“朱砂”);丹砾(矿物之丹砂,可为药用);丹铅(丹砂和铅粉,是古人校勘文字的用具)道家炼制的所谓长生不老药。又称丹头;丹液[pillsofimmortality]。如:丹dān①红色:~心。②古代道家炼的药:仙~。③根据一定配方制成的粉末或颗粒状中成药:丸散膏~、活络~。
29、彤:tóng
30、意为丹青这个名字可以让丑的人变漂亮。
31、涂染成红色。《春秋·庄公二十三年》:“丹桓宫楹。”汉扬雄《解嘲》:“纡青拕紫,朱丹其毂。”《新唐书·房琯传》:“杀卒四万,血丹野。”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修容》:“倘面无粉泽,而止丹其脣,非但红色不显,且能使面上之黑色变而为紫。”郭沫若《黄山之歌》:“想见秋时枫叶丹,排空万面树红旗。”
32、名彤管(笔)的简称。
33、《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34、彤,拼音tóng
35、指不同色泽的美石。《山海经·大荒西经》:“白木琅玕,白丹青丹。”郭璞注:“又有黑丹也。《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德至山陵而黑丹出。’然则丹者别是采石名,亦犹黑白黄皆云丹也。”
36、茜:茜字原是一种草名,即茜草,是多年生攀援草木。它的根呈黄红色,可作染料,也可入药。旧时因它的根可作大红色染料,因此也用茜字指大红色《说文解字》释云:茅搜也。从艸西声。彤:象征红色,有希望,旭日东升。意为红色《说文解字》释云:丹饰也。从丹从彡。彡,其画也。字义茜表示茂盛、鲜明、鲜艳;彤表示红色、彤云、彤彤,意义优美。
37、动(会意。从丹,从彡(shān)。丹,丹砂。彡,毛饰。本义:彩色装饰)同本义。
38、部首彡部外4总笔画7
39、意思是赤红色,可以延伸造句:太阳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变成了一张红彤彤的圆脸。蓝蓝的天空,像一个明净的大湖。
40、(2)又如:彤几(朱漆几);彤镂(涂丹漆和雕刻)
41、红色。《仪礼·乡射礼》:“凡画者丹质。”郑玄注:“丹浅於赤。”《艺文类聚》卷五八引晋傅玄《笔赋》:“嘉竹翠色,彤管含丹。”宋蔡襄《荔枝谱》七:“绿核颇类江绿,色丹而小。”
42、详细字义
43、书笏珥彤,纪言事于仙室。
44、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
45、彤是一个汉字,读音为tóng,代表着红色,寓意着红红火火:红彤(tōng)彤(tōng)(形容很红)。“彤”在中国常用于女名,读起来给人一种优雅大方的感觉。
46、◎彤tóng
47、形赤色。
48、喻赤忱。明张居正《答翰学陈玉垒》:“然於不谷惓惓许国之丹,则可谓独观其深矣。”
49、通“单”。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宣和遗事》前集:“帝(隋炀帝)用麻胡为帅,起天下百万民夫,开一千丹八里汴河。”《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石驸马传》:“拜了二十丹四拜,山呼万歳两三声。”
50、精炼的成药。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四四:“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部》:“後世言药石之精亦曰丹。”
51、彤(拼音:tó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本义是朱砂的颜色,朱红色。后引申用作动词,表示用红色涂饰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