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2、以乐景写哀情是借景抒情的一种。王夫之曾经在《羌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倍增其哀乐。”
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6、王夫之在《姜斋词话》里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以哀景写哀,能令人涕泗滂沱、嚎啕大哭;而以乐事写哀,则蕴藏的哀痛更深,令人愁肠百转,含悲饮泣,哀思难尽。
7、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8、山房春事(岑参)
9、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0、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2、《雨霖铃》的结尾“此去今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虽说是“虚设”,但终是美景,但诗人心中却蕴涵着难以排解的愁苦。
1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佩环一作:佩)
1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一作:下彻)
16、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7、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1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20、小石潭记(柳宗元)
21、绝句(杜甫)
22、也就是说,运用反衬的手法抒情,可以让情感更加隽永浓烈,更能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