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2、《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蕴含了许多经典语句。例如,"黛玉葬花"一章中的"但愿生前一杯酒,死后化作春泥",表达了黛玉对生命的无奈和对世俗的不屑;"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表达了贾宝玉对红楼梦中种种不幸遭遇的无奈和悲伤;"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描绘了贾府的幽静和富丽堂皇。这些语句通过精练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爱情、命运等主题的独特见解,使《红楼梦》成为了经久不衰的文学经典。
3、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4、“荒唐言”不限于说《红楼梦》有石头“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荒唐的缘起,也不仅仅指中有“太虚幻境”、“风月宝鉴”之类荒唐的情节。
5、青春好梦随着行云飘散,点点落花追遂溪水漂流,奉劝那痴情的青年男女,何必自寻这种无谓烦恼。文中目的启发宝玉“醒悟”,不要陷入情爱的纠葛中不能自拔
6、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7、那么如果要问在《红楼梦》中哪一首诗最能代表曹雪芹的最高水平,无疑就是“葬花吟”,这首长诗代表了曹雪芹诗歌的最高水平。曹雪芹还是偏爱林黛玉的,所以在他认为是林黛玉天赋最好,所以在写作时就以林黛玉诗水平最高了。
8、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9、《红楼梦》中的许多人物都会作诗,尤其是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史湘云几个,经常在一起开诗社。虽然是书中人物写诗,其实大家都知道都是曹雪芹“代笔”,由此可见曹雪芹很会写诗,脂砚斋说曹雪芹是借“红楼梦”来传诗,有一定的道理。曹雪芹对自己的诗歌水平相当自负,比如在书中,林黛玉曾说她最不喜欢李商隐的诗,这实际上是曹雪芹在隐喻自己不大瞧得起李商隐,认为自己的诗与李商隐有得一比。
10、贾政刚至园门前,只见贾珍带领许多执事人一旁侍立。贾政道:“你且把园门都关上,我们先瞧了外面再进去。”[是行家看法。]贾珍听说,命人将门关了。
11、黄金万两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12、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13、“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一双丹凤眼,两条柳叶形状的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身形苗条,体态风流妩媚,谓体态俊俏美好,苗条。面容娇美动人,威严之色不露于相貌,红唇美艳还没有开启,就先听到了她的笑声。
14、春梦随云散,飞花遂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15、茜纱窗下,公子无缘。黄土垅中,卿何薄命。
16、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17、“满纸荒唐言”,指《红楼梦》全书;言,文字。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家庭琐事,尤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刻画了一系列个性鲜明、遭遇悲惨的女性形象,这与当时社会上盛行的描写才子佳人大团圆结局的作品风格截然不同,使得《红楼梦》成为当时文坛的一个另类。
18、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19、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的眼泪还他,也偿还的过他了。
20、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1、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22、若说必无,然亦似有,若说必有,又并无目睹。
23、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24、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25、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26、“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一句仿佛点出了整部红楼梦的主题。在大观园中的各色青春美好的女儿们,就像春天里美丽的花儿,尽情绽放着自己的人生。然而“春天”很快就过去,贾府很快衰亡。大观园中的女儿们死的死,流散的流散,念佛的念佛,甚至被卖为娼妓。就好像春天过去后花儿的凋零。
27、(第五回里)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玉里埋。赏析:由于全书强调“钗黛合”,所以将黛玉和宝钗合在一起,所以这首判词既是黛玉的,又是宝钗的,这也是十二金钗正册只有十一首判词的原因。判词中的前两句肯定了黛玉和宝钗的不同才华,后两句暗含两人姓名,也揭示了她们可悲的命运。
28、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29、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煕。
30、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31、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
32、来自情天,去由情地。前生误被情惑,今既耻情而觉,与君两无干涉。
33、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34、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35、枉自温柔跟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36、红楼三十二回:(黛玉)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有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
37、这首长诗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不但诗句笼罩着一种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38、赏戏:林黛玉的《葬花吟》
39、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40、《满纸荒唐言》写于《红楼梦》开篇。在《红楼梦》的缘起中,作者假托这部份的底稿是空空道人从石头上抄来的后经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题名为《金陵十二钗》,并题了这首绝句。所以这首诗是中作者以自己身份来写的唯一的一首诗,该诗表达了作者难以直言又深怕被世俗所不解的苦闷心情。
41、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42、“惊险”一词不足以描述本文的情感影响。宝玉的供词只有三个字:“你可以放心!”这比西方爱男人和女人常说的“我爱你”要丰富和深刻。它包含决心,誓言,宣言,信任和责任。“我爱你”是一方对另一方情感倾向的单一表达;“您可以放心”是对爱的情感的总结,它们融为一体。“我爱你”的情感成分比较淡,“你放心”的情感成分庄重而真诚。“我爱你”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情感表达,“您可以放心”是海洋干燥,岩石不变的情感誓言。要知道,在红楼梦之前,宝黛的愤怒和争吵都是由两者之间的爱造成的。双方深爱着,但他们担心对方只会把这个家庭当作一个家庭对待。宝黛的爱情没有磨炼或奋斗,然后双方开始进入精神互谅和精神爱的阶段。
43、“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书中的宝钗就是这一种人情练达之人,她是如何考虑问题的,如何处理问题的,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和家人,对长辈,对朋友,对仆人和丫鬟们,这一干事等就是她的“人情干练”。
44、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45、贾政先秉正看门。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槅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门雅墙雅,不落俗套。]下面白石台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欢喜。遂命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面前。[掩隐好极。]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