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说法,少典是诸侯国号,并非人名。《史记》后文《秦本纪》中,写到“大业(人称)娶少典氏而生柏翳”,在以封地名为姓的时代,这应该说明了司马迁采用的说法应该是“少典”为国号。然而《国语》有记载:少典娶有蟜氏之女,而生黄帝、炎帝;《帝王代纪》却又推翻了这种结论,因为根据这里的记载,黄帝和炎帝差了五百年。但总体上讲,黄帝应该是被称为少典氏的有熊国国君的后代。
2、在《史记》当中,开篇的《五帝本纪》内记载:
3、轩辕(xuānyuán)复姓,是黄帝嫡传后代,出自有熊氏,亦称为帝鸿氏。黄帝曾居于轩辕之丘,故而得姓轩辕,黄帝的后代子孙遂称轩辕氏,后周武王伐纣分封轩辕子孙于铸国,改为铸氏。一说黄帝作轩冕之服,教民做衣服,故谓轩辕。又据古代传说,轩辕即天鼋,天鼋变为龙,龙为轩辕部落的腾,因以得氏。
4、“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5、颜不老,坐在暗室中,目光射数丈。著有《太霞》12篇。唐武宗召见
6、轩辕复姓望族居上(今山西长治)、郃阳(今陕西省合阳
7、少典和附宝
8、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所以被称为轩辕帝。
9、根据政权的诞生时间,黄帝之前的历史大致为:有熊少典氏─炎帝神农氏─黃帝轩辕氏氏。这里提一下《帝王代纪》,它是继《史记》以后第二部对帝王家世进行详尽整理的著作,又唐朝时为了避讳,所以流传至今使用较广的书名是《帝王世纪》:它将历史推到了三皇时代;又因为它出于晋人皇甫谧之手,根据史料年限上的临近原则,在讨论黄帝以前的历史时它可以作为一份重要参照。那么,按其上记载,在黄帝之前,有炎帝一脉,首先是神农氏,一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这之后则:承、临、明、直、氂、衰、榆罔,总共九世,传位五百三十年;顺带一提,据此来考虑的话,那“炎帝”就指的是九个人。从第一位尝百草的神农氏开始,到与黄帝交战的榆罔,都是炎帝。但平日我们并称的“炎黄”中,“炎”通指与黄帝齐名但相差五百年的那位神农氏,而“黄”也通指黄帝一脉中的第一位开创者。
10、不过,并非所有姓轩辕的人都是黄帝的后裔。在中国历史上,姓氏的发展和传承非常复杂,有些姓氏可能源于黄帝家族,但其后裔可能已经改姓或者与其他姓氏相结合。因此,尽管姓轩辕的人可能与黄帝有一定的渊源,但不能简单地认为所有姓轩辕的人都是黄帝的后裔。
11、萤轩辕的不一定是黄帝后裔,因为楚国的王室中就演化出来了轩辕这一个姓氏,所以姓轩辕的不一定是他的后人,但是他的后人一定姓轩辕。
12、伏羲女娲都是燧人氏的子嗣。燧人氏则是万姓之祖,《尸子》有云:“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后世奉为“火祖”,位列三皇之首,尊称“燧皇”。燧人氏为有巢氏之子,史传有巢氏是人类原始巢居的发明者、巢居文明的开拓者,仰韶前文化时期古越族人。
13、大意是黄帝名叫公孙轩辕,生下来的时候就十分神异。“弱”,即未满七岁时,就很能说话,年少时就德智俱全,年长愈发敦肃敏锐,成年时则闻见明辩。后来黄帝习用干戈,广伐诸侯,教民耕战,最终“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始祖,历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莫不供奉朝拜。时至今日也仍然作为连接世界各地华夏子民的纽带,年年享受祭祀。
14、轩辕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姓氏,与黄帝有一定的渊源。黄帝(轩辕氏)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的名字中有一个“轩辕”,因此轩辕氏也就成为了黄帝家族的姓氏。
15、做到了断绝靡靡之音和女色,对饮食不贪厚味,悲哀和欢乐都同样,
16、无偏,尧舜禹汤之所以寿也!(尧舜禹汤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
17、少典是有熊国国君,一天,少典和附宝扛着木耜去种地,天空突然暗淡下来,顿时星斗满天,附宝抬头仰视,只见上空有一道电光像蛇一样不时地绕着北斗星旋转,吓得她大声呼救。不久,附宝便怀孕了。
18、轩辕姓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它最早出自姬姓,属于以先祖名号为姓。上古时期的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五帝之首,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而黄帝别名轩辕氏、有熊氏、帝鸿氏,在他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轩辕氏。
19、一、寻根溯祖
20、首先我们黄帝的姓,据《路史》载,黄帝是少典之子,初以公孙为姓,后来改为姬姓,再后来称为轩辕氏时,黄帝的名字被称为“姬轩辕”。华夏民族的姓氏,因为以炎黄二帝为祖,因此所有的姓氏渊源都是从炎帝姜姓、黄帝姬姓而来。
21、他询问长生的法术。轩辕集说:绝声色,薄滋味,哀乐一致,德施
22、轩辕复姓为黄帝嫡孙,出自有熊氏,亦称为帝鸿氏。黄帝曾居于
23、那么黄帝和炎帝的血脉交联是怎么回事呢?前面提到这一世少典(第一代世公少典君)根据通婚传统,娶了有蟜氏的两个女儿,姐姐生下了最后一任炎帝榆罔,妹妹生下了黄帝,证明了黄帝轩辕氏和炎帝神农氏之间的直接的亲缘关系。而少典氏政权和神农氏政权在时间上是有所重叠的,少典氏第二代中诞生了神农氏的第一代,总之炎黄同祖,并无异议。
24、黄帝的父亲名叫少典,母亲是有娇附宝。
25、轩辕之丘,故而得姓轩辕,黄帝的后代子孙遂称轩辕氏。一说黄帝作
26、太霞堂:唐朝时有轩辕集居罗浮山为道士,年过百岁仍容
27、《韩非子·五蠹》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28、不为此而伤感,施德于人,无偏无私。)
29、有蟜氏部族的女子,姒姓,《元和姓纂》典氏记载:少典娶附宝为妃,《三皇庙碑》记载包羲太昊伏羲氏娶有蟜氏女附宝,封妃号少典,《晋语》载:少典妃娶于有蟜氏。是黄帝轩辕氏的母亲。
30、有熊氏建国,号少典,建都涿鹿。有熊氏族部落第一任酋长讳烈山氏,又号厉山氏。而这源于伏羲女娲部族的发展,有熊是诸部落其中之一。
31、鼋变为龙,龙为轩辕部落的腾,因以得氏。
32、轩冕之服,教民做衣服,故谓轩辕。又据古代传说,轩辕即天鼋,天
33、而我们与动物区别开的人类历史,是从有巢氏开始的
34、轩辕(xuānyuán)复姓,是黄帝后代,出自有熊氏,亦称为帝鸿氏。轩辕复姓为黄帝嫡孙,出自有熊氏,亦称为帝鸿氏。黄帝曾居于轩辕之丘,故而得姓轩辕,黄帝的后代子孙遂称轩辕氏。
35、二、郡望堂号
36、一年后,附宝生下一个男孩,因为出生在降龙峡的轩辕丘上,所以便给这个孩子取名为轩辕。传说轩辕降生的时候,一片紫气弥漫于屋子之中,人们都说:“圣人无父,感天而生。”
37、伏羲女娲部族起源于伏羲女娲的兄妹通婚。而伏羲作为有文字记录的创世神,制定了大量的礼仪制度,让百姓得以有纪律的生活。他创立了书契、音乐、婚姻制度,还教人渔猎。最为伟大的是他创作了“八卦,”这种用来解释天地万物规律的方法。而女娲的故事在其后数千年的父系社会中主要是以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掺杂了很多神话色彩,却很少有确切的文字史料记载,但这也侧面证实了女娲作为华夏民族之母的地位和形象力从未消失。
38、传说中的黄帝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号轩辕,姬姓公孙氏。少典娶有蟜氏的女儿附宝封为少典妃。附宝与少典成婚后,某夜在郊外田间散步,抬头仰望星空,突然天空发出一道万丈光芒,如闪电,似银蛇。围绕北斗七星旋转不停。最后这道光芒从天而降,竟然落在附宝身上,附宝只感到腹中有动,自此就有了身孕。
39、那么所记载的少典是谁呢?
40、轩辕氏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人物,相传他是黄帝的后代,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先民之一。轩辕氏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传说他曾发明了文字、农业、医药和治水等重要技术,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轩辕氏的真实存在与否仍存在争议,有些学者认为他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是古代传说中的虚构形象。无论真实与否,轩辕氏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1、《庄子·盗跖》曰:“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42、黄带轩辕氏的祖先是盘古
43、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