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婚后不久博果尔带着妻子进朝看望母亲,却被顺治帝一眼相中,就强行纳入后宫。哥哥抢了弟弟的老婆,会被人谴责,可是当这个哥哥是皇帝的时候,就没有人敢说什么了。董鄂妃才刚刚入宫的时候,就被顺治破格封为贵妃,生下的皇四子被顺治称为第一个儿子。
2、据记载董鄂氏18岁才进宫,所以大家认为董鄂氏不是通过正常的渠道进入皇宫的。这是因为清代有选秀女的制度,年龄限制在13岁—16岁之间。并且大家认为董鄂氏这么大的年纪,应该是嫁过人的。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董鄂氏原本是襄亲王的妻子,她于顺治十一年嫁给了襄亲王。这个襄亲王,就是顺治帝的弟弟。
3、顺治非常伤心,举办了隆重的葬礼,以皇后之礼下葬
4、顺治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董鄂妃接到宫中。董鄂妃22岁病逝,顺治出家不成,积郁成疾,三个多月后,就溘然离世。
5、顺治不喜欢皇后孟古青,最后废掉了她,降位静妃
6、若讨论起清朝最受宠的嫔妃是谁,恐怕人人都会说是董鄂妃。董鄂妃,满洲正白旗出身,父亲乃是内大臣鄂硕,她比顺治皇帝小一岁,国色天香,知书达礼,性格平和
7、有传言说她是博穆博果尔福晋,被顺治夺走了,博穆博果尔,但未被考证
8、据考证,董鄂氏在顺治十年入选秀女,被指配给襄亲王(顺治的弟弟),顺治与董鄂氏相识相爱后,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也因此愤而。
9、为此,心情苦闷的顺治就到后花园去散心,结果遇见到了襄亲王的老婆董鄂氏,两人聊得非常投机。顺治一见倾心,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便发生了上面的一幕,顺治帝爱上了襄亲王的妻子董鄂氏。襄亲王死后,顺治帝便趁机将董鄂氏纳收入宫中了。
10、顺治倒霉的弟弟博果尔,虽有些愚笨,但为人忠厚,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于是董鄂妃嫁给了博果尔。董鄂氏本来是博果尔的妻子。
11、后来出天花病逝了(有传闻说他没死,是出家了,对外称病逝,但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经不起推敲)
12、根据《清史稿》记载,顺治为董鄂妃光大赦天下就有两次。一次是在董鄂妃被册封为皇贵妃的典礼上,另一次则是在她入宫以后一年生下了皇四子。皇子的诞生,让顺治喜出望外,他抱着儿子说了一句“朕第一子”,可是事实上在此之前还有玄烨等阿哥,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因为这孩子是和真爱所生,所以这才是我心中真正的儿子。
13、万千宠爱在一身揭开顺治帝爱妃董鄂妃身世谜团《清史稿·后妃传》记载顺治帝有两后、十五妃。但他的婚姻生活是个悲剧。 顺治先后册立两位皇后。一位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由多尔衮做主定婚、聘娶。顺治亲政,册为皇后。二人性格不合,顺治废掉皇后,降为侧妃。另一位是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年十四,聘为妃。六月,册为皇后。她不久又受到顺治帝的责斥。但这位皇后能委屈圆通,又有太后呵护,才没有被废掉。 顺治真正视为国色天香、红粉知己的是董鄂妃。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有几件事可以说明少年天子对董鄂妃的恩爱逾常。一是晋升之速和典礼之隆。董鄂氏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即九月二十八日再晋为“皇贵妃”。这样的升迁速度,历史上十分罕见。十二月初六日,顺治帝还为董鄂妃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颁恩诏大赦天下。在有清一代近300年的历史上,因为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二是尽改恶习、专宠一人。据当时的传教士汤若望记述,少年福临“和一切满洲人一个样,而肉感的性癖尤其特别发达”,结婚之后,“人们仍听得到他的在道德方面的过失”。可见,福临确实沾染了满洲贵族子弟那种好色淫纵之习。可是奇迹出现了,自从遇到董贵妃后,少年天子变得专一起来。两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谓“长信宫中,三千第一”、“昭阳殿里,八百无双”,真是六宫无色、专宠一身。 枕上春梦刚三年,贵妃撒手绝人寰。董鄂妃本来就体弱多病,生了一个男孩儿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22岁就告别了深爱着她的少年天子。顺治得知噩耗,痛不欲生,“寻死觅活,不顾一切,人们不得不昼夜看守着他,使他不得”。顺治帝辍朝五日,追谥其为端敬皇后。并在户部资金极为短缺的情况下,在景山建水陆道场,大办丧事。将宫中太监与宫女30人赐死,让他们在阴间侍候自己的爱妃。同时令全国服丧,官员一月,百姓三日。顺治帝让学士撰拟祭文,“再呈稿,再不允”。后由张宸具稿,“皇上阅之,亦为堕泪”。以顺治帝名义亲制的董鄂妃《行状》数千言,极尽才情,极致哀悼,历数董鄂氏的嘉言懿行,洁品慧德。 贵妃辞世,留给少年天子无尽的哀思。4个多月之后,福临就溘然离世,追随爱妃而去。 董鄂妃是何许人?她运用了什么样的魔力令这位至高无上的君主甘心为之生,为之死? 董鄂妃,又作栋鄂妃。她的来历有三说: 一说是《清史稿·后妃传》的记载:“孝献皇后栋鄂氏,内大臣鄂硕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宠冠后宫。” 二说是董鄂妃为秦淮名妓董小宛。董小宛原为江南名士冒辟疆之妾。江南名妓知书多艺,倾慕东林,如李香君与侯方域、柳如是与钱谦益、卞玉京与吴伟业、顾眉生与龚鼎孳,都是佳人配才子。持此说者认为,清军南下,董小宛被掳到北京,先留在王府,后被太后要了去。顺治看了喜欢,就从孝庄太后那里要到自己身边,用满洲姓董鄂氏。其实,只要用一些史料排比看一看,就知道这个说法站不住脚。 根据冒辟疆《影梅庵忆语》记载,冒辟疆初识董小宛在崇德四年(1639年),那一年董小宛16岁,顺治帝才2岁。而顺治娶董鄂妃时是19岁,董鄂妃18岁。如果董鄂妃就是董小宛,那么此时她应当是33岁了,显然年岁不合。同时,《影梅庵忆语》对董、冒二人从相识、完婚、蒙难到董小宛病死,都有比较详尽的记录。大致的情形是: 崇德四年(1639年),董小宛16岁。冒辟疆初遇董小宛。 崇德六年(1641年),冒辟疆又邂逅陈圆圆,称其“令人欲仙欲死”,于是疏远了董小宛。 崇德七年(1642年),陈圆圆被周奎购京师,冒辟疆重逢董小宛。 崇德八年(1643年),董小宛20岁,入冒辟疆家,为其妾。董小宛“却管弦,洗尽铅华,精学女红”,一心一意做良家妇女。 顺治二年(1645年),董小宛22岁。清豫亲王多铎率军渡江,破南京。冒辟疆在逃难中患病,“此百五十日,姬仅卷一破席,横陈榻旁。寒则拥抱,热则披拂,痛则抚摸,或枕其身,或卫其足,或欠身起伏,为之左右翼”。董小宛辛苦侍疾,无微不至。 顺治四年(1647年),董小宛24岁。冒辟疆再病,“勺水不入口者二十余日”。“姬当大火烁金时,不挥汗,不驱蚊,昼夜坐药炉旁,密伺余于枕边足畔六十昼夜”。董小宛二度侍疾。 顺治六年(1649年),董小宛26岁。冒辟疆患病,董小宛三度侍疾。 顺治八年(1651年),董小宛28岁,病死。这不仅有冒辟疆的笔记,还有当时不少文人学士的悼念诗词,均可证明当时董小宛确实死在冒府。 董小宛比顺治大14岁,同冒辟疆结婚9年未生育,并于顺治八年已病死,所以董小宛即董鄂氏之说实属望风捕影,不能成立。 三说是董鄂妃原为顺治的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妻子。这种说法主要来自于《汤若望传》的记述:“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刮。这位军人于是乃因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底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根据陈垣先生的考索,她似乎就是顺治夺十一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之爱,但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 董鄂妃,这位神秘的女子,让那么多文人墨客梦绕魂牵,赋诗寄情;又让那么多历史学家费尽心思,苦心考索。但直到今天,她的身世依然是个待解之谜。(阎崇年)(部分摘编自《正说清朝十二帝》中华书局2004年10月出版)
14、据当时为清廷皇宫里服务的汤若望,记载了顺治帝和董鄂氏之间的秘闻:原来顺治帝爱上了襄亲王的妻子董鄂氏,当襄亲王训斥其妻时,被顺治帝扇了一耳光,结果襄亲王因愤而死,死时年仅16岁。
15、董鄂氏也郁郁而终了
16、甚至一度要出家
17、董鄂妃是顺治最爱的女人,但红颜薄命
18、董鄂妃是大臣鄂硕之女
19、又立了一位皇后,是孟古青侄女辈,但还是不喜欢
20、爱情这个东西哪有什么为什么啊,就是他们两个互相看对眼了呗。
21、顺治皇帝不满意他人强压的政治婚姻,他的第一个皇后(孝庄的侄女)是多尔衮介绍的,由于顺治对多尔衮怀恨在心,他对这位皇后并不满意,于是顺治就找了个借口将她废了。他母亲孝庄便又逼他娶自己的侄孙,顺治仍然不满意。
22、她生下了一个儿子,却早早夭折
23、顺治年间孝庄皇后看顺治已经成年,便在民间征集秀女,其中就有后来董鄂妃,顺治帝有个弟弟,博果尔。他看中了当时还是秀女的董鄂妃,要求顺治帝将她让给自己。
24、鄂贵妃由:博弘饰演角色简介:博弘饰演的鄂贵妃,是顺治皇帝最宠爱的妃子,鄂妃系满洲宿将鄂硕之女,先嫁于顺治帝之同父异母十一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为妃。董鄂氏被顺治帝看中后,顺治经常以各种理由招董鄂氏进宫,不久博穆博果尔一病不起,羞愤致死。
25、顺治帝一生最喜欢的女人就是董鄂妃
26、董鄂妃没有嫁给王爷。董鄂妃是清朝皇帝顺治的妃子。她不可能嫁给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