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语文教学名言?
1.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2.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 3.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同时选择了高尚。首先要"知如泉涌",而且要有伟大的人格力量。 4.座右铭:教育工作中,一切以教师人格为依据: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
于漪老师论教师职业的重要性?
于漪老师教师职业的重要性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一个国家发展前进的动力教师,是民族之魂,是民族之力,一位好的教师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无论是在学习上,习惯上还是做人做事上都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有一个正面的引导,这样的老师才能成就优秀的学生
于漪是哪里毕业的?
于漪毕业于复旦大学。 于漪,1929年2月7日出生,江苏镇江人,中共党员,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于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主要内容?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勤奋学习而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教诲学生从不倦怠。学习而不觉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语出《 论语· 述而》, 孔子自谓也。 《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于漪提出的德治融合有什么含义?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她提出的语文学科要“德智融合”,即充分挖掘学科内在的育人价值,将其与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相融合,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科主渠道、课堂主阵地,加强教师的育德能力,获得全国教育界高度认可。
于漪老师哪本书最值得老师读?
于漪老师的《于漪语文教育论集》最值得老师读。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 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