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湖民谣?
摘石榴(安徽五河民歌)凤阳歌(安徽凤阳花鼓)采红菱(安徽民歌,一说是江苏民歌)打茼蒿(安徽民歌)天女散花(安徽黄梅调)
凤阳花鼓是一首哪里的民歌?
凤阳花鼓的作者?
《凤阳花鼓》的作者是李铣。《凤阳花鼓》是安徽民歌,曲调自然,质朴,歌词生活化、口语化,是凤阳花鼓中流传较广的一首。作家瞿维曾在他创作的钢琴独奏曲《花鼓》中采用了这首民歌的旋律。 “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李铣写的这首逃荒曲,流传至今。
凤阳花鼓 作者明无名氏·年代明 说凤阳,说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凤阳花鼓是哪一类型民歌?
安徽,凤阳花鼓形成于安徽省淮河两岸,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凤阳花鼓作为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自明朝兴起流传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有时增加乐器伴奏,安徽,简称“皖”,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东连江苏,西接河南、湖北,东南接浙江,南邻江西,北靠山东,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安徽省平原、台地(岗地)、丘陵、山地等类型齐全,可将全省分成淮河平原区、江淮台地丘陵区、皖西丘陵山地区、沿江平原区、皖南丘陵山地五个地貌区,分别占全省面积的30.48%、17.56%、9.99%、24.91%和16.70%,安徽省在气候上属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在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
安徽民歌。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