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渡金沙江诗词?
金沙江的诗词如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词描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抢渡金沙江的壮丽场景。诗中通过描绘红军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金沙江波涛汹涌、云崖高耸的自然景观,展现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也表达了红军战士们对胜利的喜悦和期待。
七律长征中渡金沙的故事?
为了抢渡金沙江,红军在此战前威逼昆明,迫使敌人调回部分兵力,使防守金沙江的兵力和滇北兵力减少,为红军渡过金沙江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调动了敌人的兵力后,红军又以一昼夜行进100公里的速度,快速赶到金沙江边,并偷渡成功,牢固地控制了渡口,为大部队渡江创造了条件。通过广阔战场上的机动战,调动和打击敌人,并最终实现渡江北上,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胜利,是毛主席高超的指挥艺术的生动体现,是红军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典范。
红军渡了多少次乌江?
红军长征中有两次渡乌江,这就是毛主席在《七律·长征》中所说的“乌江天险重飞渡”。红军第一次强渡乌江是在湘江之战以后,改变了与二、六军团会师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御较薄弱的贵州前进。于1935年1月1日-1月3日,强渡了乌江天险。红军第二次渡乌江是在“四渡赤水”以后,于1935年3月29日-3月31日,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分兵黔东,诱出滇军来援。然后出其不意地向云南疾进,于4月下旬进入云南,5月初抢渡金沙江。 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优势敌军的追堵拦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中央红军过了一次乌江 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强渡乌江,1月2日,中央红军分三路开始强渡,至1月6日全部渡过乌江,向遵义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