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经说过哪些名言警句
1、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4、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鲁迅《读书杂谈》,《鲁迅全集》第3卷第439页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7、鲁迅先生说的名言有很多,下面这4句是我最喜欢的:
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9、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10、•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鲁迅
11、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2、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样一回事。——鲁迅《读书杂谈》,《鲁迅全集》第3卷第439页
1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4、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15、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16、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17、•和朋友谈心,不必留心,但和敌人对面,却必须刻刻防备。-鲁迅
18、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19、代表作有《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故乡》等。主人公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在大陆妇孺皆知。一般认为,代表鲁迅最高文学成就的作品是散文诗集《野草》。
20、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1、作为我国20世纪文学界中的一位前辈,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22、不过我并非要大家不看批评,不过说看了之后,仍要看看本书,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鲁迅《读书杂谈》,《鲁迅全集》第3卷第443页
23、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24、实地经验总比看、听、空想确凿。……所以要观察,还是先要经过思索和读书。——鲁迅《读书杂谈》,《鲁迅全集》第3卷第443页
2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7、扩展资料: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原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28、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29、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30、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做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曾经说过哪些名言警句
31、补充介绍:
32、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33、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读书杂谈》,《鲁迅全集》第3卷第443页
34、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35、•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甚至于成为书橱。-鲁迅
36、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至少,譬如要批评托尔斯泰,则他的作品是必得看几本的。——鲁迅《读几本书》,《鲁迅全集》第5卷第471页
37、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38、鲁迅先生是我们当代的一位文豪,他的思想不仅超前,而且能对当时的社会情况作出批判,这是非常难得的。因为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很大部分非常适合大家的思想,所以鲁迅先生的作品非常受大家的推崇。
39、•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鲁迅
40、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做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