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故君子之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躁于其心者其动妄,荡于其心者其视浮,歉于其心者其气馁,忽于其心者其貌惰,傲于其心者其色矜,五者,心之不存也。不存也者,不学也。
2、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这些后面的义需领会,并且用到世上的事物中,否则就仅是思维穷想而毫无意义,在行上止于至善明德方为大大夫。
3、自性光明返照而得,自胜而有力!
4、下面我们一一解读这四句话,就能从根源上了解我们的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面对人生无常应该拥有的态度。
5、要善于利用我们的良知,感受那种心痛难受的感觉,那就是我们的恻隐之心,那时候就应该注意我们的举动,是不是朝着恶的方向发展了。
6、君子之学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心端则体正,心敬则容肃,心平则气舒,心专则视审,心通故时而理,心纯故让而恪,心宏故胜而不张、负而不驰,七者备而君子之德成。
7、阳明心学不是简单地强调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强调人与外部世界的三体关系,即本体、主体、客体。本体即人之初心,主体即人之身体,客体即外部客观事物,这三体的相互作用关系,是我对客观世界万物改造的符合“心即理”天道的实践关系,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
8、为善去恶是格物。
9、比如在很饿的时候我们为了生存,就会有,有,婴儿在饿得时候会哭闹,它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达成,而牺牲别人的感受的。
10、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地拨乱反正,将恶念扼杀在摇篮中,用善意和温暖去化解心中的恶念。
11、在社会的大集体中,我们有时候很难依照我们的本心做事,会迫不得已做一些让我们难受的事情。
12、所以不要因为犯错而耿耿于怀,或者一棍子打死,扪心自问,活在人世,谁又能一辈子不犯错误呢?
13、这就是无善无恶的本态。
14、小到穷头百姓,大到圣人贤才,谁又会没有一点私心杂念呢?
15、而对于“心”的修炼是让人看透外界事物的本质,同时培养自己的心性,比如你想要做一个诗人,那你就要去培养你内心对诗的情感,然后真正的由心而发的去写,这样就写出了优质的诗文。
16、王守仁〔明代〕
17、有善有恶意之动,
18、谢谢邀请!希望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的回答能给你新的启示!
19、心照是大圆镜,心知是平等性,心动是妙观察,心与身行是成所作,心体是那个无名。
20、)心外无理,万物一体。心外无物,一切皆是心灵的投射。
21、无善无恶心之体,
22、知善知恶是良知,
23、因为我们生活的社会的复杂性,我们接触到的各种人、事、物,我们难免被它们所扰动,做出违心之事。
24、要悟透心学一定要在读书之外加上更多的理性思考,就如守仁克竹一样。当然要理性思考一定要有思维模型。
25、<<观德亭记>>
26、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了解人性,我们无法改变这个社会,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
27、这四句话就是阳明心学精髓之所在。
28、这句话很容易解读,我们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是一颗纯洁之心。上天赋予我们的本能,吃喝拉撒仅仅是为了生存,我们不贪求太多,对于食物的色香味类,我们也不挑剔。
29、这四句教共28个字,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表述,也是阳明心学的纲领性学习口诀。
30、君子无所不用其学也,于射见之矣。故曰: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射也者,射己之鹄也,鹄也者,心也,各射己之心也,各得其心而已。故曰:可以观德矣。作《观德亭记》。
31、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你提到的学习王阳明的心学读读书就可以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32、但这里说的善恶只是相对而言,善不一定是当今社会说的那种善,恶也不是如今摒弃的那种恶。
33、)知行合一的修炼法门:格物致知,即通过体察事物原理,获得良知。
34、回答之前先说一下王阳明比较出名的四句口诀:
35、浪子回头多半是这样的动机。
3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7、口诀如下:
38、中国文人的读书方式往往是感性的望文生义式的,偶尔会掺杂一些归纳法的经验来解读。他们最缺的是理性的思考。而王阳明心学等之所以伟大,正是由于王阳明大量的理性思考、推理演绎出来的。因为不论东西方哲学都没有独立的语言系统,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现在的样子。
39、他们从大恶之人变成了大善之人。
40、善射心也!
41、我心光明,复夫何求!
42、无善无恶心之体
43、这是从个人的角度看,如果放大了整个社会中洋溢起善意之火,充满温情和暖意,那么恶念就没有机会祸患人间,人间也得以祥和了。
44、)实践出真知,要在实践中摸索。事上磨。
45、这就是老祖宗经常说的那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人都会犯错,这是基本的常识。
46、这就是说第二点:有善有恶意之动
47、清楚了这些,我们就不会因为困惑眼前这些迷雾,而止步不前。
48、王阳明其实是不提倡读死书的,之所以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是因为他注重的是对“心”的修炼。阳明心学之所以被称为是成功学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对“心”的修炼,试想一下,如果你发自内心的想去做一件事跟别人逼着你去做一件事,哪个的成功率会高呢?答案是肯定的。
49、)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50、这就是最后一点:为善去恶是格物
51、这就是我理解的阳明心学对现实生活的指引。
52、以前看过一档节目,就是和那些原本作恶多端的人们口中的恶魔对话的节目,经过岁月的洗礼,生活发生了太多的变端,让他们剥开迷雾,渐渐看清了眼前的现实。
53、在我们没有被灌输,或者接触其他种类的东西或者观念的时候,我们的心中不会产生贪嗔痴,我们吃母乳即可,我们吃最简单的米汤也行,我们吃粗茶淡饭也愿意。
54、)致良知:听从第一感觉,听从内心的声音。
55、“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56、这就是第三点:知善知恶是良知
57、善恶皆是人的本性,都是相对而言之,在不同的情况下,善又变成了恶,恶又变成了善,这就要我们灵活地根据自身的情况,严守道德准则,在不同的时机选用不同的生活策略。
58、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那些行恶之人,他们表现的那样张狂和肆意,其实他们本身并不快乐,因为人的恻隐之心,人的善念还是会有的,无法根除,他们只是用恶念不断遮掩自己的脆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或者到了穷途末路,他们每每想起,也是倍受煎熬,这就是良心的折磨。
59、您好,我是文化领域的紫夜静远,很高兴能为您答疑解惑。
60、共6册百万字没有明确规定多少页
61、知道了善恶,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不是应该随波逐流,破罐子破摔,认定自己就是那样的人,说天性如此这类鬼话,实则是对自己的放纵和堕落。
62、无法理上解,悟后起修至圆满,圆满作名非圆满,此心光明复何求。
63、另外对于“心”的修炼,阳明先生有这样一句话:若要行的是,必要知的真;若要知的真,必要行的是。这也是所谓的知行合一论的出处,就是要一边培养自己内心的能力,还要通过实践去论证自己心中所思所想的对错,同时只有通过实践后才能知道自己内心中所理解的东西到底还缺什么,这样相互配合,才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知行合一。单靠读书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