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主流网-每一条好文案都值得收集

文案主流网-每一条好文案都值得收集

精选论语全书的内容和译文【37句】

59

1、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

2、全文:第十三章论语子路篇

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4、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注重利的人,觉得这是人所共同追求的,民众致力于这些,那么有争论之心,所以同而不和。这是君子、小人的区别。

7、翻译如下:

8、有子说:“信任接近于正义,说话应可转述。恭敬接近于礼仪,避免耻辱。能维护好自己的亲缘关系,也可以被尊敬。”

9、⼦⽈:"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

10、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1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2、子路说:“如果卫国的国君等您去治理国家,您将先做什么?”孔子说:“必将先纠正名分!”子路说:“您真的迂腐到这等程度吗?为什么要正名分呢?”孔子说:“你太卤莽了,仲由!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应该采取保留态度。名分不正,言语就不顺;言语不顺,做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制度就无法建立;礼乐制度不建立,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人民就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做。所以君子正名分一定有他的理由可以讲,讲了也一定可以行得通。君子对于他的言论是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的。”

13、【大意】子路问怎样为政。孔子说:“自己先带头去干,再让百姓勤劳地工作。”子路请求孔子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倦怠。”

14、孔⼦说:"学习了⼜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从远⽅来,不是很令⼈⾼兴的吗?⼈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吗?"

15、这是《论语·子曰》段落的一部分,展示了孔子对学习、人际关系、道德价值等方面的思考和教诲。全书共有20余篇,涵盖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16、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鲠则已矣。”

17、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8、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19、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0、有子说:“一个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却喜欢违背上级的人,那就已经出了问题。”

2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2、节奏划分:

23、《论语.第十八篇》全文及译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4、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孔子说:“学了知识且时常温习,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有关系良好的人从远处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人家不了解不能有埋怨,不也是品行上有修养的人吗?”

25、《论语·子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全文如下:

26、孔子说:“学习并适时复习,岂不乐哉?有朋友从远方来,岂不快乐哉?人们不理解却不生气,岂不是君子的表现吗?”

27、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28、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29、仲弓做季氏的私邑总管,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说:“给手下的官吏们带头,原谅他们的小过错,推举贤良的人才。”仲弓说:“怎么知道是贤良的人来推举呢?”孔子说:“推举你所知道的。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别人难道不能推举他吗?”

30、孔子说:“君子不追求饱食,也不追求安逸的居所。他们勤奋于事务,慎重于言语,追求道理并修正自己的行为,可谓是好学之人了。”

31、(在这讲述“《论语》的全文”,是不可能的)今试译一段我们常见的。

3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原文)

33、(译文大意)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追求义的人,觉得适宜,各适其宜,尚未在诸多方面(强求一致),所以不同之义也可以和。这样不同之和,而不是执己之见,没有伤及于和。

34、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7、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懈怠。”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