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主流网-每一条好文案都值得收集

文案主流网-每一条好文案都值得收集

精选挫折事例作文素材【22句】

59

1、陈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增像包龙判百家公案》,在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续七侠五义》中陈世美故事得以完善定版,并影响传统戏曲《秦香莲》(又名《铡美案》)。陈世美在剧中是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反面人物,最后被包拯所斩,也因此在后世成为负心人的代名词。

2、李比希曾经试着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泡,再往里面通氯气,这样就能提取出海藻里面的碘。但是他发现,在剩余的残渣底部,沉淀着一层褐色的液体,收集起这些液体,会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他重复做这个实验,都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种液体是什么呢?李比希想,这些液体是通了氯气后得到的,说明氯气和海藻中的碘起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氯化碘。于是,他在盛着这些液体的瓶子上贴了一个标签,上面写着“氯化碘”。几年后,晋中之窗李比希看到了一篇论文——《海藻中的新元素》,他屏着呼吸,细细地阅读,读完懊悔莫及。原来,论文的作者,法国的青年波拉德也做了和李比希同样的实验,也发现了那种褐色的液体。和李比希不同的是,波拉德没有中止实验,他继续深入研究这褐色的液体有什么样的性质,与当时已经发现的元素有什么异同。最后,他判断,这是一种还未发现的新元素。波拉德为它起名“盐水”。波拉德把自己的发现通知了巴黎科学院,科学院把这个新元素改名为“溴”。

3、半途而废的名人事例——吴王夫差

4、公元1125年,金朝分兵两路大举南侵,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下太原、燕京两城。十二月,当金兵入侵汴京(今河南开封)之际,毫无准备的宋徽宗在不得已之下,依照大臣李纲的建议宣布把自己的皇位让给了儿子赵桓,赵桓即位,是为宋钦宗,改年号为靖康,并立刻贬蔡京、童贯等人,然后重用李纲抗金。而他的父亲徽宗则做上太上皇,南逃躲避战乱去了。

5、三、宋徽宗禅让帝位(宋徽宗)

6、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到刀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7、春秋末年吴越战争中,吴王夫差为替父阖闾报仇,富国强兵,终于一战败越,本来已经要灭了越国了。却半途而废,后来放虎归山,自己则贪享乐,不再励精治。

8、靖康元年(1126年)闰十一月底,金兵再次南下。十二月十五日,东京之战失利,金军攻破汴京,金帝废宋徽宗与子钦宗赵桓为庶人。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底,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据说,宋徽宗听到财宝等被掳掠毫不在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

9、爱迪生失败一万次才发明灯泡。失败一次不必担心。“一般人”只失败一次就放弃。所以“一般人”者众,而爱迪生只有一个。漫无目的,随波逐流是失败的首要原因。

10、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早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

11、一、烽火戏诸侯(主角:周幽王)

12、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13、汪精卫身居要职在国家危难之际卖国求荣,没有中国人的责任心

14、可惜在九一八事变,日本人大举入侵我国的时候,他变节了,成了大汉奸。成了千古罪人。

15、这种半途而废的事例和人物太多了啊!比如,中国的早期领导张国焘,早年对的事业充满激情,但在革命受到挫折,处于低谷时,他却失去了斗志,而在长征中背叛了和军队。

16、尤斯斯·冯·李比希,德国著名的化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农业和生物化学,他创立了有机化学。因此被称为“化学之父”。

17、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逐:追随。

18、汪精卫,他曾经也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是那个可以牺牲生命去刺杀清朝高官的人。被捕入狱后也是慷慨激昂,大气凛然,宁死不屈的翩翩少年,始终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人士。

19、《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后因以“随波逐流”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浮沉。

20、二、铡美案《陈世美》

21、而越王勾践知耻后勇,卧薪尝胆,坚持不懈,终于20年一举灭吴,最终半途而废,夫差身死国灭。

22、《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备案号
网站地图